分卷(22)
第(2/4)节
来咪发唆,他像是初学钢琴的小朋友,凭着喜欢胡乱按键,虽然声音清脆,但是一点儿也不悦耳。
厉劲秋想夸都夸不出一句好来。
行了,别弹了,我教。
厉劲秋耳朵刺痛,被折磨得要死,换成别人他早就让对方快滚不要侮辱施坦威。
偏偏这是个真天才,弹杂音都像是在逼他妥协。
于是厉劲秋妥协了。
他坐下来,身边好好学生期待看他。
厉劲秋皱着眉,盯着黑白分明的琴键,上课前立下了私人规矩。
我给你演示音符和音调,不准说我弹得难听。
钟应觉得这简直是小问题,笑着承诺道:我会夸你。
更不许夸我。谁知厉劲秋更严厉。
为什么?钟应还没见过不能嫌弃不能夸奖的要求。
厉劲秋双手悬于琴键,皱着俊朗的眉峰,严肃的回答道:因为做人不能昧着良心。
第20章
厉劲秋指尖轻按,温柔明亮的音符跃于耳畔。
完整的乐章应当有不同的主题,而每一部分主题,都应该根据乐曲的需要,给管弦组确定不同的调性。
他修长的手指弹奏了一串优雅的旋律,声音却严肃得像教导处主任。
这是降b大调,适合欢快、明晰的主题,类似于我创作的原版《金色钟声》,它可以用在尾声的小号部分。
然后,他又弹奏出一串钟应觉得耳熟的旋律。
这是c小调,是悲怆、黑暗的调子,如果你曾听过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就应该熟悉它经典的第一乐章,也可以说,它就是你弹奏过的《战城南》。我建议你把它定给钢琴,当然,如果你会选择钢琴的话。
随着厉劲秋指尖轻转,琴房低沉阴郁的音乐,变为了喜悦般的欢笑,驱散了刚才的阴沉。
这是d大调,一般我们听到它就会想起欢快的海顿,你知道海顿吗?我最喜欢的《d大调钢琴奏鸣曲》就是他的作品。虽然它不适合你的作曲,但是依然可以在单簧管部分进行体现。
钟应坐在一旁,安静的去记住厉劲秋的指法,用心感受不同调性之间的区别。
厉劲秋不算什么兢兢业业的基础老师,他按照自己的习惯,讲述着他认为钟应可以掌握的知识。
几首曲子下来,厉劲秋迅速又熟练的给予了钟应建议。
从作曲配器,到各个声部的定调,都讲得十分全面,几乎就是在帮钟应创作。
钟应认真记下,发现厉劲秋对自己的钢琴技术,怀揣着强烈的不自信。
于是,他特别真诚的夸奖道:
其实你弹得很好听。
那是你不懂钢琴。厉劲秋不高兴的停了手,琴声戛然而止,他微眯着眼睛端详他的临时学生。
说好的不能昧着良心,怎么刚开课就来夸他了。
厉劲秋犹豫片刻,皱着眉说道:我没什么天赋,弹奏出来曲子都是痛苦不堪的噪音。如果不是教你,我根本不想弹。
钟应心中满是诧异,意识到厉劲秋的不自信已经远远超过了自谦、不好意思,更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
他确实不懂钢琴,但他从小学琴,懂得音乐。
钟应能够听出来,厉劲秋喜欢快乐明晰的调,抗拒悲伤阴沉的调。
厉劲秋弹奏海顿的时候,快乐得由内而外,从灵魂焕发出欣赏。
弹奏贝多芬的时候,手指按键变得僵硬谨慎,小心翼翼,唯恐亵渎经典。
也许只有降b大调的金色钟声,是他弹奏得最为得心应手的作品。
毕竟,那是他自己的作品。
钟应不明白厉劲秋深藏在心底的恐惧,可他仍是乖巧点头,说:我明白了。
厉劲秋见到临时学生服从命令,勾起唇角,拖长腔调嗯了一声,重新端起好教师的架子。
像你刚才用琵琶弹奏的旋律应该是
他正要按响黑白琴键,忽然厉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