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节
第(3/4)节
这难不成便是隔空取物?但后来他慢慢看出来了,这东西与后世所有的东西都一样,它们不是鬼神驱使的,背后都自有自的道理——全都是人力所为。
人力也能达到这样神通的境地吗?
若真是如此,他决定不再推崇什么“独尊儒术了”,他想“独尊科术”!
可是他知道什么是儒学,却弄不明白什么才是科学?最令人头疼的是,大汉也没有人能知晓,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学说。
林菱一连买了三杯,拿过去给两个爷爷都尝尝。
【不看飞机了吧,窗户旁边晒得慌。】
【让我爷爷和你们聊几句呗。】
林菱想摆烂了,她无聊得坐在联排的座椅上抓大鹅,冲林爷爷嘻嘻一笑,又把手机扔给了爷爷。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等得就是这一刻!
林菱直播不靠谱,向来随心所欲,有什么说了一句又说起别的来,但林老夫子只要直播都是事无巨细、知无不答!
他立刻把之前就编辑好的问题发了出去:
“敢问林老夫子,这燕王究竟是如何造反成功的?难不成真是天命在他?”
这时朱元璋隐忧:难不成老四真是天命之子?
【棣子,开门,是爹地:主播,朱棣的靖难之役到底是怎么成功的?感觉是不是运气成分比较多?】
林爷爷吸着橙汁,连忙摆手:
【千万别这样认为,这样可就大大地低估了朱棣这个人。他在战争战术上的卓越意识,是被咱们管理员高度评价的,当年管理员去逛明十三陵,看到大明成祖文皇帝的陵石碑,就说:“这个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敢在北京建都城,还敢把自己的陵墓放在这里,不怕蒙古人的铁骑,是个有胆识的人,其雄武之略不减其父。”认为朱棣的军事思想,甚至比朱元璋更厉害。】
明洪武年间,朱元璋本来紧张地想听老四造反的细节,结果却听见一句儿子比老子更行的论断,一张脸直接拉成驴脸。
咋,他还敢骑到他这个当爹的头上来?
明永乐年间,永乐帝也有些紧张不安,焦躁的他在大殿上转来转去,直把跟着伺候的内侍都转得头晕,但他丝毫没有察觉,一心想的都是:他所做的一切如今都将要袒露在另一个时空的老爹面前了,爹会怎么看待他?
会杀了那个时空的自己吗?
会怪他吗?
会……恨他吗?
第69章 燕王朱棣
◎被大侄子削藩是死路一条,焉知造反不是死路一条?◎
【其实我们现在都觉得朱允炆很废,当然,他的确是个资质平庸、眼光短浅的皇帝,但如果我们将自己放在朱允炆的位置上,或许也能理解他对燕王乃至所有皇叔的傲慢与轻视。
因为明朝的藩王既不同于汉晋,又不同于唐宋,汉晋的藩王宗室裂土封国,藩国里的土地和人口的几乎完全归宗室所有;唐宋的宗室则可以出仕做官、统兵打仗。
而明朝的藩王,他们的权利被朱元璋限制得非常厉害,没有治理地方的权利、不得擅自调动朝廷兵马、不得擅自离开封地,不得结交地方官员,朱元璋还替朱允炆把儿子们的俸禄、护卫都削减了,这样还能闹出什么大动静来呀?
所以朱允炆登基后坐拥天下,虽忌惮叔叔们掌兵想把叔叔们尽快解决掉,却并没有真的认识到这件事会为他带来什么坏影响。
因为在这样悬殊的实力对比面前,难道不是和碾死一只蚂蚁一样容易吗?事实证明,他之前削其他叔叔也都是轻而易举的:年号都还没改,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周王橚就被废为庶人,贬到云南当野人;建文元年夏四月,湘王柏举家自焚死。齐王榑、代王桂有罪,废为庶人;六月岷王楩有罪,废为庶人,徙漳州。”十个月内连削五王,且没遇到任何阻碍,这样的成果极大地鼓舞了建文帝。】
先前仙迹说的时候并没有提到削藩的顺序,这回朱橚吓得脸都白了:“怎么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我!”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