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节

第(2/5)节
世,举国上下悲痛欲绝。顾北武三月份去了南京,四月份去了北京,参加了两场汹涌的悼念活动,所幸没有被捕,直到五月份才回到万春街,人瘦了一大圈,胡子拉碴,精神却很兴奋,跟打了鸡血似的。顾阿婆这个亲妈都差点没认出他来。斯江哭成了小泪人,抱着他要他别再走了。

    然而七月委员长逝世,跟着发生了唐山大地震。顾北武给云南和新疆打完电话,背上两万块钱召集了七八个朋友,买了三卡车的罐头、水、饼干,带着革委会和警备区的介绍信,奔赴唐山。他在唐山待了一个月后,伟大领袖逝世。顾北武又辗转去了北京,等他再回到上海时,“□□”已经开始被全国人民揭批。

    经历了这一年风雨的顾北武,虽然变回了真正的无产阶级,却觉得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他在南京,在北京都毫无畏惧地说出了自己真正的想法,做好了入狱的准备,却发现他不是一个人,和他有一样想法呐喊出来的人越来越多,不是几个,不是几十个,而是几百个,成千上万。他永远不能忘怀百万人共同悼念总理的那几天,他们宣誓、默哀、演讲、朗诵、抄诗、献花圈,他们一起悲痛一起愤怒一起反抗。从那天起,他对人心,对未来又有了信心。

    年底,顾北武拎着栗子蛋糕去禹谷邨,想再和方树人谈谈,方家开门的却是一个浓眉大眼朝气蓬勃的年轻军人。

    方树人经街道居委主任介绍,和警备区司令部通信处的优秀战士唐思成喜结连理,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军嫂,年后还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顾北武走到静安公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失礼了,那只栗子蛋糕竟然还在手里。他坐在公园的长凳上,拆开蛋糕,挖了一大块塞入嘴里,浓郁的栗子香味弥漫开来,带着一种依恋的旖旎。斯江最爱的旋转木马叮铃铃响铃了,孩童们欢笑着冲进去,占领一匹匹漂亮的大马或小马,随后木马带着孩子们一高一低地旋转起来。有两个年轻的父母站在木马边上,低头和孩子说着什么,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冬日的阳光依然很灿烂。

    第26章

    陈斯南大概在一周岁左右,从三头身婴儿变成了四头身。得益于喜欢趴着睡,她原来的长而歪的瓜脑袋终于恢复正常,只是日常弥漫着麻油味。沈青平可能偷来了十一连所有的麻油,孜孜不倦地涂抹在她脑袋上,并在她左躲右闪中坚持消灭最后的痂,以不负斯江所托。

    来自邻家雷锋大哥的“爱心”,虽然她极力反抗却总反抗无效,导致陈斯南学会说的第一个汉字是:“不。”

    “陈斯南,别捡地上的虫子吃!”

    “不!”

    “陈斯南,过来洗手吃饭!”

    “不!”

    “陈斯南,过来洗屁股!”

    “不!”

    “你屁股上有粑粑,带着走路臭不臭啊!”

    “不!”

    顾西美经常恨不得把她塞回肚子里。因为知青逃跑了太多,她响应号召转去小学做语文老师,工资依然是三十六块,好处是逢年过节学校会发不少生活用品,偶尔甚至会有猪肉,而且拥有了幼儿园老师没有的寒暑假,坏处是她每天得骑一个钟头自行车上下班,再也不能把三岁的陈斯南带进教室。但她还是不顾陈东来和朋友们的反对,选择离开连队幼儿园,她怕出事,出大事。

    自从兵团建制撤销改为农垦系统后,知青们的失落和迷茫是无法言语的,和插队知青不同,他们的屯边垦荒更接近于参军,自称为兵团战士,有津贴有工资,军事管理严格,战友感情深厚,对这片土地倾尽汗泪血,十年后突然却连插队知青都不如了,探亲假照样卡得死紧。几乎所有的怨怼和矛盾都在这两年里爆发出来,冲突不断。知青们慢慢明白要回城只能靠自己奋斗,逐渐自发形成了以几个头脑清楚能力出众的人为中心的一个团体。

    七七年的春天,有领导前来视察阿克苏,抵达十一连时,发现所有的孩子躺在地上,哭着喊:“我们要回上海!我们要见爷爷奶奶!我们的家在上海!”知青们表示领导不同
第(2/5)节
推荐书籍:与性工作者交往是什么体验与君暧昧妈妈的修罗战场落入玛丽苏骗局(nph)裴姨(小妈、娱乐圈、强制)社恐小蘑菇遇到恋爱脑后【足坛】玫瑰战争窗子以内(校园 1v1)神秘的人偶公司-全包拘束挑战家族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