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节
第(2/3)节
显金低头打着算盘,不以为然道,“我算什么实在人?三爷才真是实在人,您知道董管事跟着三爷又去泾县了吧?”
为首的老头看了眼旁边人的眼色,不由得点了点头,“是听说了。”
显金“啧”了一声,一手誊抄算盘上的数据,一手飞快地把算盘抹平,“董管事待从泾县回来,便辞工了,他说自己年岁大了,很没有力气再好好干下去了。”
为首的老头瑟缩一把:这浑水可不能掺和,随便掺和容易失业。
显金再道,“三爷就答应他,若是他明年不干了,就一次性给够养老金。”
“什么叫养老金!?”
“啥叫一次性?”
“什么叫不干了?”
老伙计们异口同声问道。
显金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前两个问题不知道纯属正常,可后一个问题,究竟有什么好问的??
不干了!?
还需要什么详细的名词解释!?
显金深觉,火车头跑得再快,后面的车厢跟不上,也是白搭!搞不好还好出事故!
“意思就是,若是董管事明年不跟着铺子跑了,三爷一口气拿出遣散银子来,董管事自小上工多少年,就按照多少个年头计算,一年二两银子,董管事若上工十年,就有二十两银子了。”
老伙计听得耳朵尖都在抖动。
显金笑了笑,抬头看向灯宣作坊这几位老板等,“您别说,三爷这法子还挺不错的,人味儿真足,我也预备这样做。”
翌日,显金收到了“气性很大”那位大爷的请愿书。
第175章 张榜招人
这请愿书,比显金想象中来得更早。
嗯……
与其叫请愿书,不如叫自传。
通篇主要写了他为陈家付出青春的一生,在最后着重提了他从十四岁就在陈家做制纸学徒,一辈子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到如今五十四岁了,过去四十年间如白驹过隙,与陈记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中心思想还是很鲜明,主要突出“四十年”中的“四十”这个关键数字。
四十的两倍,是八十。
显金约了八十两银子,当着众人隆重颁发,还特意腾了个灯宣作坊的大厅出来,让目前唯一一名肢体健全、不会随地做俯卧撑的郑二同学给“气性极大”老伙计献了一束花儿。
“气性极大”当场老泪纵横,也不知是为这八十两银子,还是为那束墙角捞的小黄花。
显金顺势表示,“在陈家干满三十年的伙计,离职后,也能享用每年三两银子的药补。”
众位老伙计随即哗然。
“气性极大”在家里躺着,喝了四五天药后,直说,“如今精神头好了许多,声如洪钟,年纪大了,有毛病还是得喝药休整!”
活像显金请来的托儿。
——不过哪里需要请托儿……
只要不上班,谁的精神不会好起来?
第二日,送到显金手中的请愿书更多了,一眨眼便在灯宣作坊,空出五个作坊师傅的位子。
显金特开了库房,取出一张洒金玉版,特请陈笺方洋洋洒洒写了数十行,最后盖上陈记的大红印章。
陈笺方放下笔,双手抱胸,看纸上愈发苛刻的条件,不觉笑道,“……也不知是招伙计,还是凤台招婿……”
凤台招婿,不太吉利。
陈笺方顿了顿,企图用静默的时间刷新刚才的口误,再掩饰般低下头,对着刚刚写好的告示,一条一条念到,“……身长需达五尺五寸,年龄不过二十岁,要腿长腰窄……”
陈笺方意味深长地看显金一眼。
显金理直气壮,人未到,胸先至,“腿长腰窄好发力,捞纸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你看咱们狗哥、郑大哥和郑二哥,谁不是这样的?”
陈笺方笑着挑挑眉,算是认可了这一条,再继续向下读,“识过百字者为优,可识背写三字经者,直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