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节
第(3/3)节
这样一来,倒是增加了大家的积极性,哪怕黎父黎母要求的是必须首先干完田地里家里的活才能忙碌那些“杂事”。
黎大郎黎大嫂黎二郎黎二嫂每天依旧是干劲十足,每天算起来大人加上孩子一共会有四个人出去摆摊。
免得分配不均,索性每一次要么是老大一家要么是老二一家去,现在做熟练了速度出来了再加上黎大嫂黎二嫂做饼的手艺都是越来越好了。
所以平均下来一家人一个月也大概可以赚几百文,而且这还是在扣除了分给方青青的一百文之外的所得,非常可观了。
这样下来,好歹黎大嫂黎二嫂自己一年也可以攒几两银子。
要知道,以前他们一大家子的人一年也才能挣这么多。
所以虽然方青青只是出了主意有时也会给他们帮忙,还会经常给出好的建议什么的,老大老二家的每个月都要给她一百文钱。
这也是黎母规定的,吃水不忘挖井人,要知道这些好主意可都是青青想出来的。
“老大老二,你们可要知道,如果不是青青想出了这样的好法子现在你们可是什么都拿不到。”
“我知道的,娘。”
“好的,娘。”
黎母的想法是为了在这个家里制定公正的规则,也是为了三郎和三郎媳妇好。
更多的,其实单纯是为了三郎媳妇啊。
石氏想的深远,本来三郎就在县城读书不能天天陪着媳妇,而像大朗二郎那样出去做买卖的事情不适合青青一个小娘子去做。
一个人冷冷清清的在房里,还没有银钱傍身,只是这么一想石氏就觉得小儿媳妇太可怜了。
忍不住就一阵阵的心疼,索性最初那个点子是青青想出来的,石氏觉得自己提出这样的规矩没什么不好的。
黎大郎黎二郎都是知道感恩的,今年冬的日子可是比去年好过了不止一点,当然也非常感谢弟媳妇。
按照说好的日子,到了月底每家就给了方青青一百文钱,都是在黎老头黎母的见证之下。
“青青啊,这个钱你收好,自己买点什么都可以就不要拿出来给三郎花了。”石氏特意私底下这么的嘱咐三儿媳妇。
这个傻丫头,还以为她不知道呢,有时候给三郎送饭还会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好东西留给他。
第(3/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