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打常州逢异城徐达降级 古
第(3/4)节
抚谕,饵以爵禄。吾却而不受。今春据姑苏(苏州),若无名号,何以服众?江东称孤(称王),势使然也。伏惟(趴着想)上(吴王)贤,以神武之资,起兵淮西,跨有江东金陵。此乃帝王之都,用武之国,可为左右建立大业。诚贺之!向(以前)获詹、李二将,礼遇未遣。继之蒙上(吴王)遣使通好,在下愚昧不明,久稽(扣留)行李(使者)。今又蒙上遣兵逼我常州,昼夜相攻,咎实自遗(自送),夫复何说?然省己之过,愿与上讲和,以解困厄。岁(每年)输粮二十万石、黄金五百两、白金三百斤,以为犒军之资。从此各守封疆,不胜感恩!”
朱元璋复信道:“睦邻通好,友邦之常识。开畔(打开边界)发兵,以靖安疆场,实因尔昔日用师犯吾京口(都城之门,指镇江)。吾军至奔牛、吕城,陈保二望风降附。尔乃诱其叛逆,绐(tài:哄骗)执吾詹、李二将。既遣儒士杨宪赍书通好,又复拘留。构(造成)开畔发兵,谁负其咎?吾是以遣将率兵攻围常州,生擒张、汤二将,尚以礼待,未忍加诛。尔既知过,能不堕(破坏)前好,归吾使臣、将校,乃(只)馈粮五十万石,即当班师。况尔所获詹、李,乃吾偏裨(副职)小校,无益成败。而张、汤二将,尔左右手也!尔应三思,大丈夫做事,当赤心相示,浮言夸辞,吾甚厌之!”
张士诚收到信后,没有回信。他愿意每年献粮二十万石,朱元璋却想一次要够五十万石,不要金银。这是非常现实的,谁知明年、后年会是什么状况?
周王不甘心局面的被动,到处寻找突破点。长兴县位于湖州城西北直线距离24公里,张士诚发现驻守长兴的部队是归附朱元璋的当地民兵,就遣使以粮食、厚禄诱惑首领郑元帅。结果郑元帅叛投了张士诚。长兴纳入“周国”湖州的管辖范围。随后,张士诚派遣大将赵打虎驻守长兴,节制郑元帅。
再说吴军攻打常州。守军毕竟也是起义军,面对吴军的进攻自然愤愤不平,同仇敌忾。徐达、汤和、张彪攻打常州快四个月了,还是没有攻下,朱元璋的军队已经死伤近两万人,官兵的情绪越来越糟,军心浮动。必须打一次大胜仗才能扭转颓势。
朱元璋与冯国用商议后调整部署。调统军大元帅常遇春携中翼副元帅唐胜宗、都先锋陈德、镇抚桑世杰率部悄悄抵达常州城东南三十里外扎营隐蔽。这时,朱元璋想起了一员被冷落的虎将——赵德胜。
他下令撤出张彪的部队,大张旗鼓地开往西北,前往丹阳替换赵德胜。命领军先锋赵德胜率部悄悄夜行进军常州,跟随常遇春。
又调遣都先锋胡大海携管军总管郭子兴(与朱元璋义父同名)、万户吴复率部悄悄到城南三十里外扎营隐蔽,听从常遇春指挥。命徐达率部到城南靠近汤和所部扎营。如此,完全让开了常州西、北两面及东面。
张士诚得知张彪所部撤走,徐达与汤和汇合,不知是计,以为朱元璋军粮难以为继,放弃围城,逐步撤军,认为有机可乘。于是,派大将张德林率部裹挟郑元帅的部队围攻徐达、汤和的营垒。徐达、汤和指挥将士凭借营垒全力抵挡。
得到探报的常遇春立刻率唐胜宗指挥陈德、桑世杰、赵德胜、胡大海所部迅速出动,对张士诚的部队实行了反包围。
当五支部队狠狠痛打周军的屁股和两肋时,徐达、汤和按照朱元璋的计划全军出击。周军遭到前后左右夹击,死伤无数,大将张德林被活捉,溃败的上万兵马逃进常州城。吴军士气大振。
朱元璋对于将领,喜欢多多益善。对于俘虏的敌军将领,都是以礼相待,希望对方降附。张德林也不例外。他答应归附后,朱元璋任命他为领军先锋。
十一月丁丑是朔日(初一)。壬午日(初六),朱元璋又命令廖永安、俞通海各带精兵一万参加围攻常州。跟随参战的还有猛将张德胜等。
张士诚闻讯后急忙派遣大将吕珍乘快马从东门驰入常州,督军坚守。
这时,朱元璋也冷静下来。为了减少部队伤亡,命令徐达、汤和、常遇春、廖永安、俞通海及胡大海六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