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起义军再发力开疆拓土 朱元
第(2/10)节
“自古以来,狭路相逢勇者胜。诸位随我,何时打过败仗?苗军兄弟们,敌军虽多,箭法不准,攻城只能一个一个爬。尔等随我居高临下,只要英勇无畏,以一当十,就能灭敌于城下。”
防御作战时,察罕帖木儿派亲兵分查四门。哪里军情紧急,他就亲临现场指挥,极大鼓舞了士气,攻城红军死伤无数,城下尸体堆积如山。
刘福通不能短时间取胜,面临军粮紧缺,又担心东面30公里的开封出动元军攻其背部,最后只好撤退。察罕帖木儿性格凶狠、如狼似虎,率兵三千出城追杀,追杀了十余里,又有无数红军士兵惨遭杀戮。
随后,察罕帖木儿调驻虎牢关。虎牢关因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此关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虎牢关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市区西北部16公里的汜水镇境内,与东面河南行省治所汴梁路城(今开封市)直线距离约99公里,和西面的洛阳直线距离约72公里,是洛阳的东门和重要关隘。又称汜水关、成皋关、古崤关。
察罕帖木儿驻守虎牢关,可以东西南北兼顾。东可护卫郑州、汴梁;西可护卫洛阳;南下可以驰援荥阳、密县(今河南新密市),北渡黄河北能够增援温县、怀庆路城(今河南沁阳市)。
为了使风雨飘摇的蒙元江山早日安定,元顺帝决定亲自祭祀郊庙,祈求神灵保佑。
十月癸酉(二十)日,哈玛尔上朝奏言:“郊祀之礼,要以太祖庙配祀。
皇帝出宫,至郊祀所,要便服乘马,不设内外仪仗队和教坊队,斋戒七日,在别殿内散斋四日,致斋三日。两日于大明殿西幄殿,一日在南郊祀所。”
丙子(二十三)日,为了郊祀,元顺帝命令皇太子祭告太庙。
十一月壬辰日,元顺帝亲自到南郊祭祀上帝,敬献祭品。接着,由皇太子敬献祭品。最后,代理太尉、右丞相定珠敬献祭品。
甲午日,元顺帝任命台哈布哈为湖广行省左丞相(从一品),令总兵招安或捕捉倪文俊。要求中兴路、襄阳路诸军全部听其节制,照旧论功行赏,宣敕诏书、颁发晋升官爵的金银牌凭证。
这个月,刘福通命令“宋国”中路军一支部队避开虎牢关的察罕帖木儿,从其西面约51公里的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会盟镇老城村)北渡黄河。
会盟镇老城村是孟津县故城遗址地,在今孟津县城以东19公里处。因此处黄河河道坡降变小,水流放缓,加之河道较窄,是公认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点。黄河在孟津流经最后一段峡谷(小浪底峡谷)后进入华北平原。历史上,古孟津一直是黄河中下游的重要渡口
“宋国”红军由孟津渡过黄河进入朝廷腹地后,很快攻占了渡口东北约37公里的中书省直辖路怀庆路城(今河南沁阳市)。
朝廷遂命河南江北行省右丞(正二品)布哈率元军讨伐。布哈攻打这支红军未能取胜,河南行省遂命察罕帖木儿率军渡河,攻打这支红军。
察罕贴木儿似乎成为“宋国”的天敌,他一出马,很快就打垮“宋国”红军,收复了怀庆城。
元廷大喜,表彰其功,晋升他为中书省刑部侍郎(正四品),加为中议大夫(文散官、正四品)。
“天完国”和“宋国”再次掀起开疆拓土高潮,无形中有力牵制了朝廷的兵力,给朱元璋的政权和军队提供了巩固和发展的机会。
1355年十二月壬子朔日(初一),朱元璋释放太平路万户纳克楚北归。纳克楚是穆呼哩(即木华黎)裔孙。
穆呼哩以沉毅多智、勇猛善战著称,被铁木真誉为“犹车之有辕,身之有臂。”四十年间追随铁木真,无役不从,辅佐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战功卓著,与博尔术、博尔忽、赤老温并为蒙古国“四杰”。
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封其为左翼万户长,为征金大元帅、太师、国王,赐九斿白纛(白色大军旗),代成吉思汗施行恩威。经过六年征战,先后征服
第(2/1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