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五章 郭子兴收义子元璋守城 立战功

第(2/6)节
木制大齿轮,直径3尺(约0.95米),齿轮内侧外缘有一圈硬木短柱(即柱齿)。折叠梯的同一侧有固定的木制小齿轮,直径1尺,齿轮外侧面有一圈辐条式凸齿。大齿轮有根木轴横插在固定梯两腿背面的轴毂里,轴心距离地面12尺(约3.8米)齿轮外缘有两个对称垂直轮面的短手把。

    在人字梯两侧各有一个平台,3尺长、2尺宽,离地8.5尺(约2.7米),亦作为云梯兵的挡箭牌,固定在平板车和人字梯上。大齿轮轴心距离平台3.5尺(约1.1米)。

    操作者从支撑梯登上平台,推动手把转动大齿轮,其柱齿就推动小齿轮的凸齿,从而带动折叠梯上翻。当折叠梯和固定爬梯成为直线,就被固定爬梯前端的一对斜头短柱顶住。折叠梯两腿此处外侧各有一个铁挂钩,可以勾住斜头顶柱外侧面的小铁环,固定住折叠梯。

    元军进入阵地后,云梯兵先转动齿轮翻起折叠梯,高达8米。攻城时直接把云梯推近城墙。折叠梯顶端靠上垛口后,云梯车尾端离墙根10尺(约3.2米)左右,接近死角。从垛口向下射杀云梯的步兵,弓箭手必须探出上身。这样就成了城下的箭靶。

    红军士兵没有蒙古兵的力气大,都用短弓,居高临下对付50米以内的元兵,只要射中,都具有杀伤力。交战后,红军弓箭手有的射杀元军的短弓兵,有的射杀爬上云梯的步兵。有的元兵接近城头,红军就用长枪刺杀。

    元军几次轮番进攻都以失败告终,丢下900多具尸体和几架云梯,失望地撤兵。红军死伤300多人,都是因为中箭。

    彻里不花见几个云梯兵丢弃了云梯,攻城失败的怒气发到他们头上,大骂“都是废物”,下令全部砍头。

    朱元璋随郭帅在城头东南角观察了元军的攻城,战后心想:元军用云梯攻城失败了,下次会不会攻门呢?要是攻门会如何攻呢?

    朱元璋不知道在古代已有一种撞车,专门用来撞开城门。他寻思:元军会不会用大木头固定在木车上撞门呢?就像和尚在钟楼撞钟一样。如果这样,就太危险了!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郭元帅。

    郭子兴赞成道:“尔提醒了我!起事前,我研究过攻城,听闻古代有一种撞车,专门用来攻门。好像安有六个轮子,吊着一根撞木,长一丈多,车高大约七尺,车顶木架上蒙着牛皮,阻挡上方的箭矢。若门外有壕沟,这种撞车就用不上。”

    朱元璋想了想,建议道:“不论元军有无此类撞车,我们还是先做准备,马上派人在城门前挖一条壕沟,两头超过城门,把挖出的土就堆在壕沟两边,形成土坡,里面的土坡和城墙间留出四尺宽,人马可以出入。”

    “此法甚好!简单易行。只是壕沟的土都堆在城门一边,打一排木桩、钉上木板挡住,可以作为掩体。必要时派弓箭手出城阻击。”郭子兴补充道。

    接着,两人商定好壕沟的具体尺寸:离城门20尺(约6.3米),沟长22尺(约7米),两头超过门边6尺(约1.9米);宽10尺(约3.2米),深5尺(约1.6米);木桩挡土墙高3.8尺(约1.2米),离城墙四尺(约1.27米)。

    随后,朱元璋立刻传达郭帅的命令,通知汤和连夜派工事部队施工。这支部队是朱元璋在当探子时,给汤和出的主意。

    他说:“部队行军、打仗,既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还要建造营房、工事,要有一支专门的队伍才好。”

    汤和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就提拔一个当过木匠的做百夫长,组建了工事部队,其中大部分人当过木匠、铁匠、篾匠及砖瓦匠等。

    次日早上,郭元帅登上城楼向下俯瞰,壕沟工事已经竣工,平面成“三”字形,挡住了城门,靠近挡土墙的松土夯平夯实成三尺宽的坡顶。壕沟和挡土墙形成了南门的一道牢固屏障。

    朱元璋乘热打铁,对郭元帅建议道:“是否请孙元帅几个来看看,教他们也如此?以免东门或西门被破。”

    郭子兴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东门、西门不挖壕沟,南门的壕
第(2/6)节
推荐书籍:红拂女3P虯髯客后,交军队轮奸雄州淫侠传脑控被催眠的妈妈神级龙卫男配让龙傲天怀孕了美腿嫂嫂的勾引沉沦(nph)学园末世录-极黑之崛起梨香(NP BL)竹马(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