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没有自知之明的茅元仪
第(2/3)节
。如此之人,死有余辜!”
“吾听说如今又有熊廷弼余党洗白此贼,陛下万万不可受其蛊惑。”
朱由简又是微微一笑,不动声色问道:
“汝还在书中写,当时有人提醒建虏可能绕道蓟镇,从喜峰口一带入关,孙承宗上疏痛斥此等谬论,是也不是?”
茅元仪又是一脸得意,傲然道:
“陛下明鉴,一些小人嫉妒高阳公在关外修建城池,收复四百失地的大功。故意造出建奴借西虏之境,舍辽攻蓟,自喜峰口竟趋京师之说,散播这等荒诞不经之谬论,迷惑视听。”
“高阳公何等英明,痛斥此等谬说。臣不过是如实记录。”
“臣今日见陛下,为袁崇焕鸣冤,也是为此。听说东江毛文龙又在散播建虏会从喜峰口绕路入关的谬论,陛下万万不可受其愚弄。
“毛文龙无足轻重,袁崇焕欲杀之,正是除掉一患。没有禀告陛下而私自谋划,确属有过。但罪不至死。”
朱由简点点头,心想把这茅元仪逗得也够了。
这茅元仪不但领兵无能,军事战略上也是毫无见识,昏聩至极。
要不是自己看中了他另外的能力,就冲他说的这些话,就可以直接打一百棍,流放海南岛。
“很好,茅元仪,军事你就不要谈了。”朱由简温和地笑着。
茅元仪怔住,不明白皇帝的意思。
他自以为军事天才,正有一肚子的韬略要阐述。
脑筋一转,随即想到,军机大事,岂可轻易泄露于朝堂之上。
皇上这么特意嘱咐自己,显然正是看重自己的军事才能。
这么一想,嘴角不由自主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
皇上看来真是自己的知己。
他正有些沉醉时。
朱由简冷不丁问道:
“汝是不是还写过一篇《冒言》?”朱由简盯着茅元仪的眼睛。
茅元仪惊讶地瞪大眼睛。
皇上竟然连自己写过《冒言》都知道?
这么看来,皇上一定在藩邸时就关注自己了。
只是这冒言写好之后,看过的人都相当冷淡。
现在皇帝既然发问,他只能老实回答。
“正是”
朱由简目光顿时发亮,看着茅元仪,如同一头饿了很久的狼,看见了一只肥羊。
这灼热的目光投在茅元仪身上,一直骄矜自得的茅元仪,心里忽然也有些发怵了,向后退了一步。
朱由简连忙笑眯眯道:
“如今朝廷财政匮乏,入不敷出,茅爱卿写的《冒言》,正是关于国计大事。这朝堂之上,百官汇集,爱卿可详尽阐述一番。”
提到《冒言》,他连对茅元仪的称呼都改了。
茅元仪见皇上话里表露的是欣赏之意,又兴奋起来。
他一卷袖子,两眼光芒逼人,朗声道:
“陛下真是石民的知己。不瞒陛下说,臣言军事,喝彩者多。一言财税,却大多侧目而视。”
“臣的这篇《冒言》,写成也有多时,知者却寥寥无几。”
“以我大明疆域之广,人口之多,物产之丰,朝廷却如此穷困,岂是真的无财可用?”
“大谬不然也!”
“臣生长于江南,耳濡目染,民间风气尽皆知晓。”
“当今江南,豪奢之风遍地。富人纸醉金迷,一掷千金,营造亭台楼阁,园林假山,享受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就不必说了。”
“便是江南下层贫民,也醉心于美食美衣,攀比成风。一有收入,就吃喝干净”
“不仅江南如此,以臣在北方之游历所见所闻,北方豫晋齐鲁,没有灾害之地,也是奢靡成风,民间以享乐斗富为能事。”
“臣不揣冒昧说一句,陛下每日焦心劳首,节俭用度,却不知民间之豪阔奢侈,花天酒地所浪费的财富却是千百倍于陛下宫廷用度节省下来的那点花费。”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