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遇魔鬼】 全
第(2/83)节
然无恙。尽管如此,书生还是小心翼翼地取出几本靠近底部可能
受潮的书,轻轻摇晃着,试图让沾在书页上的水珠脱落。
月光下,书生的影子映照在湿润的地面上,显得有些凌乱。他的心情渐渐平
复下来,虽然自己成了落汤鸡,但多年的心血——那些伴随了他十年寒窗的书本
得以保全,这让他感到一丝庆幸。然而,他也意识到必须尽快找到避风的地方,
以免湿衣贴身,夜寒加重,影响健康。于是,他重新背起竹架,准备继续踏上前
行的路。
书生开始检查了竹架中的书籍,特别关注那本对他来说最重要的书——忠
信义。这本书是由大明朝皇帝朱由检所著,对书生而言,它不仅是知识的宝库,
更是他的精神指引和道德灯塔。
忠信义一书中,详细而透彻地阐述了忠诚、信用和正义这三个概念对于
个人、百姓、官员乃至皇帝本身的重大意义。它不仅教导人们如何处世,还指导
着人们如何为政,如何治理国家。书中的每一个章节,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刻
的哲理和丰富的人生智慧。
这本书的创作始于崇祯十七年,经过三年的时间精心编撰,终于在崇祯二十
年完成。这三年,正是明朝风云变幻的时期,国内外诸多困难交织,朱由检皇帝
希望通过这本书来启迪人心,挽回帝国的颓势。
书生珍视这本书,不仅因为它的思想价值,更因为他自己的名字——忠信—
—与书中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他把忠信义视为自己的座右铭,无论走到
哪里,都将其带在身边,时时翻阅,刻刻反省。
此刻,书生急切地从竹架中取出忠信义,小心翼翼地检查它是否因为这
次意外而受损。幸运的是,由于他总是格外小心地保护,这本书除了封面略微沾
了几滴水珠外,内页完好无损。书生轻轻抚平书页上的水迹,再次确认了它的安
全。
纯洁的月光洒下人间,穿透了层层叠叠的枝叶,映照到了书生手中的忠信
义书本上。在书本封面的正中间,赫然印刷着崇祯帝亲笔所书的「忠信义」三
个大字,字体端正有力,充满了皇家的庄严与威仪。
身处困境且疲惫不堪的书生,看着这三个字,内心涌动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情
感。他的眼中顿时热泪盈眶,泪水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亮。他仿佛看到了那位
励精图治却国运不济的崇祯帝,以及动荡不安的时代。
书生紧握着书本,心中默默发誓:「皇上,待小人进京考取功名以后,定要
到您的脚下,为您效忠,也为天下还身处苦难的百姓们效犬马之劳。」他的声音
虽低,但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这誓言不仅是对崇祯帝的承诺,也是对自己的期许,是他十年寒窗苦读的动
力所在。书生知道,自己的每一步前行,每一个梦想的追求,都不仅仅是为了个
人的前途,还有着更大的责任和担当。
擦干泪水,书生重新背起竹架,带着忠信义和满腔的热血,继续踏上了
前往京城的道路。月光下,他的身影显得更加坚毅,步伐也更加稳健。在他的心
中,有一个声音在不断地回响:忠诚、信用、正义,这三者将指引他走向未来,
照亮他的人生之路。
书生从怀中取出火折子,熟练地点燃了灯笼中的蜡烛。随着一点微小的火花
跃动,黄色的烛光很快透过灯笼的白纸照了出来,温暖而柔和。这束光线在四周
舞动,与天上洒下的月光相互辉映,使得夜色不再那么深沉。
他提起灯笼,借助这光亮,已经可以基本看清前面崎岖的道路了。山路虽然
第(2/8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