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急差速摆动
第(2/3)节
继科使用的是拳套,至少是拳套一类的物品;而李平阳教授则是头部受到'急差速摆动';而使脑干充血,接着脑室充血导致压迫呼吸中枢和神经中枢,最后停止了呼吸。
急差速摆动?郑常山局长不由得插问了一句。
是的,急差速摆动。孙组长看着郑局长,耐心地解释:就是板住受害人的头向后仰,使其呼吸困难,然后按住颈部急速向前推,虽推动的距离较小,不超过四厘米,但其速度极快,使受害人的血液由于惯性冲破血管,一般这种情况是脑室先充血,但李平阳教授的脑干先充血,说明凶手用的力度非常之大,着力的部位正是在脖颈处。这凶手不是普通的习武之人,而是受过特殊训练的,出拳力道奇大,双臂异常有力。
从上面我说的情况就能分析出来,这两起案件的作案手法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而刑侦一科科长李林面对的凶手,还是这个人,他第一次逃跑后并没有跑远,而是躲在一旁,看冯继科被送医院后又返身回来,遇到了李林;这不是他想遇到的事情,和李林交手时,因李林病发给了他机会,才下了毒手。因此,犯罪嫌疑人的一种可能,就是曾经或者现在,是一名拳击手!
孙组长这番话,无异于向会议室为数不多的人中间投下了一枚冰弹,迅速把大家冰在当地,一下子现场没有了任何动静;过了好一会儿,大家才纷纷议论起来。
王戈和蓝灵儿对视了一眼后,就要站起来说话,被蓝灵儿拉住衣角扯了一下,他又坐下了。
小伙子,有什么要说的尽管发言,人多力量大,智谋也就多嘛!孙组长说道。
看他那表情,有相当不屑的成分在内,明显没把王戈放在很重要的位置;王戈使劲儿闭上眼睛一秒钟后,睁开双眼道:没有,组长,我想上厕所!
有几个人笑出声来。
郑局长就坐在王戈的左侧,他们之间隔着两个座位,座位上没有人,蓝灵儿拉王戈衣袖的动作被他看了个正着;他分析这里面有事儿,忙回应道:小伙子就是不踏实!这么重要的会议怎么能说走就走?坐下开会!
王戈有了台阶,忙坐下了,眼睛却盯向蓝灵儿;蓝灵儿却像没看到一般,从座位上站起来,说话了:孙组长,我还有两件事要汇报!
不等孙组长应答,她继续说:各位专家,我们在执行任务时遇到了刚才孙组长提到的那个假警察,也和他过招了;但我认为他的武功不足够高,达不到实现急差速摆动的水平,因此我分析,凶手有可能不是同一个人。第二,这犯罪嫌疑人三番五次地出现,应该说明了一个问题,有没有这种可能,金刀,就是那柄金刀,现在是不是并没有落到犯罪嫌疑人手中?
这句话说出来,临时会议室内突然变得鸦雀无声,不知是谁手机的震动声音都听得清清楚楚;而须臾之间这里更像一枚定时炸弹,突然轰地炸开一般,大家不禁纷纷议论起来。
对呀,既然他们又谋害冯继科,说明金刀并没有入手,那么它会在哪里?
石棺中已经空了,在李平阳遇害前,金刀不就是在那里面吗?难道还能放在冯继科家里?
这逻辑不对。其实很简单,犯罪嫌疑人没有找到金刀,只能问与金刀有关的人呗!
...
孙组长站起来,做手势压住了众人的议论,说道:各位稍安勿躁,听我解释。
见众人不再说话,他继续说道:
这个问题,我们专案组早已研究过了。至于金刀的下落我们也做出了推断,当然,这些推断还是建立在事实理论的考证基础之上的。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石棺之中没有发现金刀,李老遇害的现场没有打斗的痕迹,说明杀害李老后,凶手打开石棺拿走了金刀。李老被害,自然无法提供信息,凶手就没有得到关于金刀的其他数据,他为了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而去找冯继科,没想到遇到了麻烦,才动手杀害冯继科的。就是说,金刀还是先被凶手拿到,然后连续有人遇害。至于钱铁锌教授,应该是另外的凶手所为。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