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鹏是会飞的大鸟(五)
第(2/3)节
,问:“这个字怎么念?”
洪鹏看了看,说:“多。”
姐姐默不作声,又写了个“多”,问:“那这个字怎么念?”
洪鹏想了想,迟疑了一会儿,说:“这个字是‘多’。”
姐姐觉得好笑,就说:“那怎么两个字都是‘多’?”
洪鹏摸摸头,说道:“那个字是‘大’,老师说‘大’就像一个人张开胳膊。”
姐姐又把四个字给弟弟教了一遍,觉得洪鹏还挺聪明,就说:“不错不错,好了,把这四个字每个写五十遍,写完再玩。”
洪鹏惊讶道:“啊?五十遍,太多了吧。”
“写!写完就记下了。”
洪鹏没办法,只能闷头在田字格上写起来。
与城市不同的是,在农村上学有一个“忙假”,忙假在秋季,一般是十天。这是秋忙季节,春天种的花生要收,花生收完了种小麦。男人董自华不在家,这段时间的农忙只有女人杨凤和闺女忙。洪鹏只在家里按照姐姐的话做些米饭,喂喂大水牛。洪鹏家的牛已经养了好几年,是头母牛,身躯庞大,两只牛角拱起来,快要连成一圈儿,耳朵常常扇动着,还会咧着嘴巴,像是在笑。洪鹏每次抱了草去喂它,它就围着牛槽转圈,并且发出“哞——”的叫声。洪鹏很喜欢这头水牛,他常常一边看它吃草,一边抚摸着它的头。有好几次,他都想爬到牛背上,可是他还是矮了些,踩着牛槽沿还是爬不上。
忙假过后,洪鹏和昌子又开始上学,姐姐董艳几乎每晚都要让洪鹏写字,洪鹏虽然不高兴,但也只能听姐姐的话。这样一直到了期末,他们放假了,放假后三天,洪鹏和昌子回学校拿了成绩单,洪鹏的《语言》考了74分,《数学》考了56分。昌子的成绩还要差一些。回到家洪鹏不敢和姐姐说,但是姐姐当然知道,就翻开洪鹏的书包,拿出成绩单一看,非常生气,把成绩告诉母亲。女人也不高兴,说:“你姐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两门都考一百分,你怎么考这一点分?”洪鹏不敢说话。当晚,连饭都没敢吃。几天后,父亲董自华从东北回来,问起儿子的成绩,洪鹏又挨了一顿训。但董自华心里想,儿子还是太小,不懂事,大一大就知道要好好学习。所以三分钟没过,就和儿子亲热起来。董自华喜欢用脸蹭儿子的脸,洪鹏被父亲的硬胡渣蹭得疼,就用手推父亲的头。
过年像往常一样,晚上,牛角湾的人们包完饺子,就开始放鞭炮。鞭炮声此起彼伏,响了一夜。
过年后的这个学期,是董艳读初中的最后一个学期。她学习很好,想考上一个不错的高中。可是她见到很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没读完初中就退学了,出去为父母赚钱,就想不知道她会不会遇到这样的事,她心里有一直有一个梦,一定要考上大学,脱离农村。弟弟洪鹏不懂事,不知道董家内部的矛盾,也不知道清河镇徐姓势力的欺压,可是姐姐董艳从小在这种环境里长大,已经彻底厌恶了这个地方。然而,她却没有想到,她的命运没有掌握在她手里,却被母亲改变了。
女人杨凤因为男人董自华长期在外打工,家里农活太重,身体一直不太好,终于得了一场大病。董自华回到家,知道了女人的病,女人的腿特别冷,特别疼,最后只能卧床休养。董自华想这可能不是小病,就背起女人去镇里的诊所看病。一番检查过后,一个女医生说:“这是坐骨神经痛,要好好调养,也要吃药,最好是扎针,你以后每隔一天背她过来,我给她扎针。”
后来一段时间,杨凤每天都要喝中药。中药很苦,女儿董艳给母亲熬中药,看到药方上写着:“乌梢蛇10克,炒地龙10克,僵蚕10克,桂枝10克,川芎10克,甘草10克,全蝎6克,制川乌6克,制草乌6克,蜈蚣4克。”中药每天一剂,扎针每两天一次。董自华背着女人去诊所,医生也姓杨,一打听,还是杨凤的远房表亲,价格还算合理。杨医生打开针盒,拿出一根银针,用手撮一撮杨凤的膝盖,旋转着慢慢把银针插进杨凤的穴位。过了一会儿,杨凤的腿上插着一窝银针。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