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7节

第(2/3)节
产‘喷进弹’?”

    张万和“嘿”了一声:“我说小东北,你这是哪根筋搭错了?这‘喷进弹’不是你说有用让咱们生产的吗?这会儿怎么自个打起退堂鼓了?”

    王学新解释道:

    “厂长,我不是那意思!”

    “我就寻思着,鬼子那‘喷进弹’有用是有用,但照那模样整一个,就只能当迫击炮打!”

    “咱迫击炮有五零小炮了不是?而且产量还不低,准头也比‘喷进弹’强!”

    “这类东西对付鬼子炮楼使不上劲,而咱将来更多是对付鬼子炮楼!”

    “那就得能直射的家伙才好!”

    张万和疑惑的问:“这玩意还能直射?”

    “怎么不能呢?”王学新说:“不一回事吗?整个圆筒把那‘喷进弹’在里头兜着,往肩上一扛,扳机一扣……嗖的就出去了!”

    这话把张万和说得一愣一愣的,不过……听起来还真像那么回事!

    好家伙!

    这要是能成,不就是肩膀扛着一门炮到处跑了?

    第195章rg

    张万和是个老军工,又有战斗经验,这时被王学新提了个醒,越想越觉得王学新这说法非同小可,于是就召集各分厂主任开了个会。

    其实张万和还希望首长能参加,因为这其中有些决策是张万和都做不了主的……原本跟首长说的是“喷进弹”,这时突然改成另一个东西,这肯定得首长同意。

    只是首长那因为要指挥战斗一时走不开,就派了参谋长参加。

    开会的地点依旧是张万和的办公室。

    此时张万和的办公室里已多一张崭新的四方桌,带着天然的木纹,还隐隐散发着原木的香气,旁边摆着几把单人坐的木凳。

    张万和一边将散乱在方桌上的文件堆叠在一起整理开一边高兴的说道:“这桌是老乡送的,咱兵工厂时不时用边角料给老乡打打锅铲之类的,老乡就给咱做了这么张桌。我寻思着,咱们开会总不能老是坐凳子上,写几个字还得放膝盖腿上,多不方便啊,于是就收下了!”

    说着就招呼着王学新:“来来,这边坐!”

    等王学新坐上后,张万和就给王学新递上了纸和笔,然后在桌面上敲了敲,说:“乘大伙儿还没来,你先把自己想的玩意画一画,到时也好跟大伙儿说!”

    王学新回道:“不就是……一铁筒加一炮弹么,有啥好画的?”

    不过想想觉得还真是。

    王学新在现代见过无数次火箭筒,所以脑海里对火箭筒有印像,一说起火箭筒马上就浮现出各种火箭筒的样子甚至还自带其发射时的画面。

    但别人甚至连火箭筒都没听过……

    确切的说火箭筒是早就有了,它的设计和展示是在一战,1918年时这种管状武器发射火箭弹的武器就出现了。

    但这最原始的火箭筒才出现五天,一战就结束了,于是这东西就被无限期搁置,之后一直因为精度差而被忽视。

    最终它重新出现在世人的视线里,是到1942年美军把它投入到非洲战场对付隆美尔……从发明到被重视整整花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也算是创下一个纪录。

    此时,要来参加会议的人肯定对火箭筒没有半点概念,当然得把它画出来形像化。

    于是,王学新就凭着印像将rg火箭筒大概的样子画了下来。

    在动手前,王学新还花了几分钟时间考虑了下是否要仿制“巴祖卡”,比如系统给的鬼子所谓的“四式火箭筒”也是巴祖卡类的火箭筒。

    但想了想王学新还是觉得rg更适合。

    rg的生产可能会比“巴祖卡”难一些,但它给射手带来的方便和安全却不是“巴祖卡”能比的。

    “巴祖卡”就是把火箭弹装铁管里头发射,其喷射的尾焰很可能烧伤射手,所以通常需要加装挡板或者射手要带上特殊的面罩。

    而rg则是借鉴了铁拳的原理,先用一个药包将弹头喷
第(2/3)节
推荐书籍:特殊潮汐被师姐捡到的故事贵妃奴乱伦母子的性爱娱乐云奴恶女的天使硬骨头仙贞录穿成年代文男主的小后妈[六零]鹿顶记歪传(鹿鼎记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