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节
第(3/4)节
下来,有的偏激点的地方,家里连锅都没了,全把钢铁上缴给国家。一日三餐吃的都是大锅饭,算的是工分。
要不是岛上天高皇帝远,又有阮旅这样一位脾气暴躁的老司令镇守着,家家户户还能偶尔开个伙。换到别的地方,可就没这样的好事情。
031家属都是全国各地来的,有的家属连正常炒菜放多少油盐都不知道。天天吃的是三食堂的饭菜,这对于不少地方来的人来说,已经是顶天的好东西。
有些做大锅饭的有良心,做的是真材实料。虽然是萝卜白菜简陋,也算是能给当地的百姓吃饱饭。
有的大锅饭,面里夹糠,没有良心。老百姓咬一口咽不下去,越吃越饿,越吃身体越差。
阮旅抓部队伙食,以至于不少家属到了部队里,吃了三食堂根本不想着自己做饭。
即便这样,孩子的发育期也得另外补充营养。
这段时间送饭,花芽看着王天柱的小脸明显红润了。花芽见着喜欢,越想着给小猪多花点心思。
今天是礼拜六,往常林云也会过来吃口饭再回去。
林云没来,花芽跟方圆俩人吃完晚饭,到了遛弯的时候闲的没事干,慢悠悠地逛到干休所去找林云。
花芽正好要给林云量一量腰身,等王天柱的棉衣做好,就得抓紧时间帮林云把厚棉衣准备好。
现在的天看起来秋高气爽的模样,有时候睡一觉起来天上就飘零着小雪花。那时候再准备可就晚了。
“要给我做棉服?”
林云在干休所待的不错,每天活儿干的不多,吃的好睡得香,过来四个月,整个人焕发出精气神。
她歪着头,看着花芽的麻花辫,笑着伸出手帮花芽重新绑了绑。
“我自己会做,你家里事不少,不用管我。”
这话说的花芽可就不乐意啦,她别过头说:“你一个孤家寡人的,我不惦记着你谁惦记着你。”
见花芽的小脸鼓起来,想必是生气了。林云伸手戳戳小脸蛋,想了想说:“那我帮你纳棉鞋底子吧,婶子在家教过我。”
花芽高高兴兴地给林云量长短:“这还差不多。”
方圆在边上看着有趣儿,想到这个时间没见到周老师,就问林云:“周老师还没回来呢?”
林云伸着胳膊原地站着让花芽量来量去,轻声地说:“周老师组织学生攒柴火,这几天都不回来。”
她们在招待所的院子里头说着话,方圆看到有位斯斯文文的中年男子提着两个暖壶往热水房去。就问林云说:“怎么又来新人了?”
上次方圆帮其他家属打听过招待所还要不要人手,都觉得是个好活儿。里面的干部素质高,每天忙的事也不多。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一个月还有二十五元钱,简直就是白捡的。
可惜招待所里已经不招人了,林云是最后一位。当时跟方圆关系好的李萍想要过来上班都没成呢。
见到有这么个斯文男同志在,方圆忍不住问了一句。
林云看了那边一眼,小声说:“这位就是周老师和吴大娘的儿子。上个月得了消息从北京过来伺候二老,已经待了一个月。”
“哎哟,这人仔细看跟周老师的确挺像的。看起来都是文化人的气质。”
方圆见他打好水出来,周凯齐往这边看了一眼,冲她们点点头。
“长得还不错呢。”
花芽咬着尺着把量好的尺寸记在手心里,随口那么一说。
林云笑着说:“当然不错,人家好歹是文职干部呢。当初以为周老师和吴大娘不在了,上个月才知道二老还活着。周老师为了怕儿子和儿媳被牵连,故意托人告诉他们假消息,说是遇到海难人没了。结果人算不如天算,阮旅找到周老师和吴大娘后,就通知了周大哥。”
方圆问:“那他自己过来的,媳妇一个人在北京?”
林云压低声音飞快地说:“周老师出事后,儿媳妇第一时间就跟周大哥离婚了。听说离婚后过的不怎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