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0节

第(2/5)节
皇帝这是怕万一霍相清白无辜,还得回宅子里住呢。”

    雨谏虽不明确切情况,却也不可能自投罗网。他做惯了乔装打扮的事儿,这一路都没遇到什么阻碍。在京外远远处便扔了马,碎银与农人换得粗衣短褐,又拎着些番薯黍米,进城也分外容易。

    一对眼珠子本不是什么大物件,身上一些霍云旸给的东西也好藏,反倒是御史谢瑜的门槛有些不好登。

    回来了要见谁,是件性命攸关的事儿,选不好,赔了他自己的命不说,还得连累宁城那边。雨谏不敢自作主张,启程之前已请示过霍云旸。

    有道是树倒猢狲散,说以前霍家是树大根深,可现在霍准与霍云昇皆有隐有死讯,免不了所谓旧友为求自保,已然站到了皇帝那头。

    拟了好几个名字,最终霍云旸择定的是谢瑜,此人曾是父亲年少结识的好友,可惜家道寒微,数次应试后勉强挂在了榜尾。

    当时霍家已在朝为官,凭着这层关系,将谢瑜留在了京中。后霍准权倾朝野,怎么可能放一个真正的御史来盯着自己,想想谢瑜并非朽木,这份美差,就落在了他头上。

    当然此时说什么手足之谊,提携之恩,完全不靠谱。但霍家事,谢瑜一概有份。且他是御史嘛,每逢霍准需要唱白脸,不管是怒斥群臣,还是勇劝君王,都是这位御史大夫一马当先。对着众人口诛笔划,引经据典,不怪他适才对魏塱和沈元汌皆是滴水不漏。

    有这么些过往,谢瑜就是想站到皇帝那头,人魏塱也不肯要,所以他识相点,不能将霍准从阎王殿拉回来,好歹保住霍云旸在宁城能吃能喝,不然霍家定罪之日,也是他谢瑜丧命之时。

    故而雨谏回京,直直去了谢府。

    ------------

    第470章请假

    好累吖想快快落落玩几天感谢每天投票的各位大佬希望你们每一天都能快快落落的玩------------

    第471章袍笏

    朝堂各方且试且探已有数日,魏塱到底掌控不了所有御林卫,又忌惮霍云旸还没死还有一个黄靖愢暗暗压着,故而不能大肆捉拿霍家余党。免得赶尽杀绝,有人狗急跳墙,到时候京中一呼,宁城大军在应,他的皇位着实不好坐。

    而霍家党羽亦不敢高声反对皇帝,就恐霍家家主已死,霍云旸又脑子不够用。毕竟这种情况,不管是回京自投罗网,还是就地抗旨,都不是明智之举。

    刚好又是秋收当时,胡人异动,还有个宋沧案等着处理,多的是民生国本要讨论,犯不着为了一个还没定罪的霍家闹的你死我活。索性皇帝也没说要立即砍人,在情况未明之前,朝堂上自是一派风平浪静。然暗地里,个个心如火燎,谢瑜更是热锅上的蚂蚁,几天都没睡个整觉。

    他是霍准左臂右膀,霍家没了,自是要全权担起稳定军心的活儿。一面哄着皇帝,一面安抚霍家党羽,另一头还得想办法去探探霍准与霍云昇到底死了没。

    可皇帝将人藏的严实,他又不敢急功冒进,几天下来,也没能探出个准话儿。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遣去宁城的人回来了,且只回了一双眼珠子。

    前往宁城给霍云旸递信的人,正是谢瑜派出去的。京中霍家一脉杯弓蛇影,雨谏登门,少不得遇到些盘查。他当然早有准备,霍云旸能授命他去找谢瑜,过往渊源都交代的详细,书信凭证也准备的妥帖。防着路上出什么问题,还特意找的是些唯有正主认识的物件。

    只霍云旸对京中不甚放心,虽说谢瑜只要还有脑子就不可能投靠皇帝,可霍家祸事来的又急又巧,非又内应不能发生。这边大厦一倾,利之当头,谢瑜为了保命,甘愿帮皇帝诱捕霍家也未可知。

    而谢瑜更怕来人不怀好意,皇帝虽还没明面动手,但近日各种动作,先以巡视为由近乎监视霍家党羽动向,几个叫的出名字的官员近在看守之列,上个早朝的路上,都能碰上三四波带刀的。

    紧接着又道“胡人战事将起,霍家既有通胡之疑,定要严防有人趁机近京,接触在大狱
第(2/5)节
推荐书籍:残废弃子穿书后在娃综摆烂了烟娘(1V1,高H,古言)我与指挥官养崽崽淫妻偶记万人嫌恋综后成了最想结婚top剑与菊花的刺青(choye正传)和联姻对象做炮友程刚的离婚之路(老牛吃嫩草同人)警界之花陆晗儿的幸福生活总裁姐姐给的半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