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6节

第(3/4)节
子,放于陆璘身边的茶几上,朝他道:“陆大人看这是什么?”

    陆璘打开盒上的盖子,发现里面躺着只白釉瓷葫芦型水注,质地细腻,造型精巧,称得上是水注中的上品,更重要的是,这水注似乎是老师的东西。

    文人雅士不只爱笔墨纸砚,也爱文房其他用具,比如笔架、镇纸,或是这用来加水磨墨的水注,而老师就尤为喜欢精巧的水注,最爱的就是自己出图,找民间大窑烧制,并在水注上题自作的诗。

    他记得这只水注就是老师的爱物之一,但有一年去江南却丢失了,叹息了许久,却原来到了安陆。

    他将那水注拿起来看,果然在底下看到了青州窑三个字,以及老师的题诗。

    这的确是老师的那只水注。

    赵襄这时说道:“这水注实在是做得精妙,前几天旁人赠与我此物时我还只是赞叹这做工,后来发现竟是王相公生前所有,一时不敢唐突,想来想去,也只有送给陆大人才合适,毕竟陆大人文采为天下之最,又是王相公的高徒,最有资格处置。”

    陆璘的确喜欢这水注,因为是老师的遗物。

    这水注虽然是上品,但不是古物,若拿去卖,也只比它本身价值多一点点,并不算贵重。

    赵襄送这东西给他,送的是情,而不是钱,且恰到好处。

    赵襄静看着陆璘,陆璘将水注放入木盒中,说道:“的确是老师旧物,让我一见便心有触动,这水注我收下了,多谢赵大人这番挂念。”

    赵襄见他坦然收下,便捋着胡子笑道:“陆大人喜欢就好,到陆大人手中,倒也算这水注的福气。”

    随后他又与陆璘聊了几句王仲怀,然后似乎顺口提道:“听说陆大人最近在审一桩案子,还牵连到安陆的大户徐家?”

    陆璘早知道他是为此事而见自己,回道:“是。”

    赵襄笑问:“怎么,陆大人才上任就办这一桩大案,可是成竹在胸?”

    陆璘摇摇头:“其实大人不找下官,下官也要来找大人,徐家虽称霸一方、鱼肉乡邻,却着实在安陆扎根已久,不好动,凭我这七品小官怕是奈何不了,所以下官想请赵知府出面监察,与我县衙衙门一同审理此案,到时由赵知府领衔联名上书,清查徐家。”

    赵襄吃了一惊。

    其实徐家的好处,他自然没少拿,他想陆璘一定知道,所以当陆璘要查徐家,他便开始不安,想着这到底是陆璘自己的意思,还是京里的意思。

    安陆与京城,千里之遥,京中的形势与境况也许事情都过了半年风声才传到安陆来,他不知道如今京里到底是怎样了。

    但显然陆璘能最快知道,因为他有个在中枢的爹,还有无数仍在京城的同僚旧友,这远不是他们这些地方官能比的。

    如果是陆璘自己的意思,他还能放手一斗,陆璘一个知县不可能在安陆翻天;如果是京里的意思,他就惶恐了,不知道接下来会是什么。

    但没想到,陆璘却要让他一起查徐家,不管陆璘是什么意思,但至少能肯定一点,陆璘不准备查到他身上。

    赵襄一脸沉重道:“徐家之事,我之前早有所耳闻,也想过查办,奈何徐家实在是……陆大人知道,徐家有爵位在身,京里又还有人。”

    陆璘不屑地笑道:“他京里有人,我们京里就没人么?”

    赵襄内心猛地一惊:查办徐家,真的是京里的意思?是陆尚书的意思?京里为什么要办徐家?

    陆璘这时道:“赵大人可知朝中如今是谁作主?”

    赵襄回答:“那自然是皇上和太后。”

    “不,是太后和赵相。”陆璘回答。

    赵襄见他如此直接,叹声道:“是啊,政事堂的议案都是先经过赵相,再送到太后宫中,这些年岁末,也是太后代皇帝受百官朝拜,竟还有人上书让太后仿武后之举,登九五之尊,可笑!”

    他这样说,也是讨好陆璘,因为清楚陆璘便是上书反对太后代皇帝受百官朝拜而被贬的。

  
第(3/4)节
推荐书籍:绿皮书(abo)燃烧(1V3 高H 高干)作精小美人姐姐的丝袜深夜女主持(丝袜,绿帽,凌辱)爸爸的粉丝(父女H)皇太女起居注总裁我不要办公室恋情天汉之国古现逃脱不能(被NP)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