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倒转乾坤易.四
第(4/5)节
出了这么件平生憾事。
为免泄漏宫闱秘辛,他只说自已以前在一个大户人家里做过供奉,颇受当家老爷的信任和重用。但大户人家的腌臢事从来少不了,老爷虽然治家严谨,但夫人早逝、贵妾的娘家势力又大,以至于老爷一时不防,教那贵妾寻机下手毒害了放在心尖上捧着护着的嫡子。
他说那嫡子虽侥幸未死,但因毒入脏腑,全靠老爷四处蒐罗各种名贵药材才能吊住性命;饶是如此,这孩子从小到大也是大病小病不断,生生将一个从小敏慧聪睿的孩子磨去了灵气和锐意,虽鲜少面露愁容,却仍掩不住由骨子里透出的抑郁和黯然。因那孩子性情极好,他后来虽请辞了供奉之位出外云游,却始终不曾放弃过寻找治癒那孩子的方法。无奈数年寻医问药下来,虽也结识了不少能人,却无人有办法在不伤害到病人的情况下解除那孩子体内的毒性。
孙医令会说起这些不过是在抒发心底的无奈和遗憾,其实并不奢望、也不认为好友能有办法解决这个在他心底压了十年的问题。可他怎么也没想到的是:再三确认他口中的倒楣嫡子只是中毒伤了身子之后,岐山翁沉吟半晌,竟冒出了一句「不如让我试试」。
这话来得突然,但挂心二殿下之事已久的孙医令抱持着宁可信其有的态度加以追问,便发觉此事的可行性居然出乎意料的高。
而原因么,却在于岐山翁的一身武功修为了。
岐山翁能成为天下有数的高手,除了天资不凡和多年来努力不辍之功,也是因为他那身秘而不传,却绝对能称为江湖顶尖法门的玄门功法。据岐山翁所言,他这门功法施展起来或许不像一些霸道功法那般杀伤力惊人,却胜在内气中正平和,绵长悠久又生生不息,不只打起架来特别「持久」、用耗的都能把不少敌人耗到精疲力竭;就是受了内伤,平常人需得将养两三个月的伤势在他而言却不过是两三天的功夫,甚至随着修为提升、内劲愈发精纯,一些小伤往往瞬息间便能尽复。如此能耐,一旦与人比斗,自可说是稳立于不败之地了。
可这套功法的玄奇之处还不只于此。
因着内气出色的养生补益之能,岐山翁的身体基本可以称得上百毒不惧,就算一时不注意遭人暗算,也能靠着自身的内气逼除毒质修复损伤。有他出手,也不必拿病人的身体冒险试药,只需以自身内气深入病人经脉脏腑、一点一点为其逼出毒性即可。
孙医令虽然也学过一门内气功,却是用来强身健体兼配合师门金针之法,也没有那种神乎奇神的养生效果,自也没想过天下间竟有这样玄妙的功法。为了确认好友的功法是否真有那么神奇,他还冒险服毒、硬是逼岐山翁直接拿他当试验品证明一番。
岐山翁虽对他这种拿自己身体冒险的行为相当恼怒,却也不可能将中毒的好友置之不理……好在类似的事情他当年带头抗击北雁时就没少做,平素村中若有小孩误食毒物,也往往是靠他这一招化解,是以岐山翁驱起毒来可说是驾轻就熟,没三两下功夫就将孙医令自个儿需得费上不少气力才能解的毒尽数拔了出。
虽说医者不自医,但孙医令对自个儿身体的把握还是十分到位的,自然再切身不过地体验到了友人功法的神奇。他心切萧宸的身体多年,眼下好不容易寻得了救治之法,哪里坐得住?遂即刻透过潜龙卫传信回京将此事报予萧琰,并在携友人进京的途中期期艾艾地告知了对方先前某些未曾言明的细节。
──例如那位「老爷」便是当今圣上、「嫡子」便是元后所出的二皇子、「贵妾」便是昔日的高贵妃等。
这诸般「细节」让被蒙了一把的岐山翁脸黑了好几天,却终究没有拒绝──他对昔年率领卫平军抗击北雁的昭王──也就是今上萧琰──多有敬佩感怀之意,又曾痛失爱子,对那位帝王的痛苦颇有几分感同身受。也因此,待孙医令同宫里谈妥相应事宜后,双方便在盛京城郊的枫山别院碰了头,让岐山翁替久病体弱的萧宸拔毒疗伤。
岐山翁本只是看在今上的功绩和友人的面子上才会出手救治,却意外发现那个病歪歪的二皇
第(4/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