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知青下乡嫁糙汉 第59节
第(2/3)节
租赁很顺利,找了石书记,他给找了一家刚修新房子的人家,那户的旧房子可以出租。
说是旧房子,还是很结实,最主要租金便宜,两个月才5块钱。
两个月后,学校修好,器材就可以搬走了。
顾一野找了谭勇,让他晚上安排人住在这里,看管好器材,谭勇是个靠谱的,说道:“我亲自来,再弄一条狼狗,万一晚上我睡得死,狗还能叫醒我。”
安排好一切,林姗姗又和顾一野马不停蹄地去制造厂买实验器材。
定好最基本的器材和实验桌,已到傍晚。
交了定金,让他们明天送到常德大队,林姗姗已经累得话都不想说。
从空间接了灵泉水,给顾一野一杯,自己喝了一杯,才提起了点精气神。
林姗姗瘫坐在座椅上,总觉得有件很重要的事自己忘记了,一时又想不起来。
第150章四叔准备回家
因为林姗姗前几天无意间提了一嘴海棠糕,顾一野就将车停在了弄堂外。
林姗姗有点迷茫,问道:“这是?”
顾一野笑着把林姗姗抱下车,说道:“给你买海棠糕,顺便看看海市的老弄堂。”
盛夏时节,此时正值晚饭时间,顾一野和林姗姗穿梭在纵横交错的弄堂,阵阵饭香夹杂着小孩儿的嘻闹声,伴着夏日的风扑面而来。
几个老人躺在竹椅上,在老弄堂昏暗的灯光下,摇曳着蒲扇,如同一幅老油画。
斑驳又温暖,陈旧却风情。
弄堂的尽头,有一家并不打眼的小店,招牌都没有,这个年代,可不敢明目张胆卖东西。
不是熟客并不知道这里是卖海棠糕的。
林姗姗好奇,问道:“顾大哥,你怎么知道这里有卖海棠糕?”
顾一野道:“问的任无恙,他也是个小吃货,海市好吃的他都清楚。”
“小吃货”还是从小媳妇儿那里学来的。
老板是一个穿着旗袍的清瘦妇人,操着一口软哝软语的姑苏普通话,问道:“你们俩位是要买海棠糕的吧。”
顾一野点头,说道:“来十个吧。”
老板点头,麻利的用小油纸把刚出炉的海棠糕打包成十份,又拿了一张大油纸包好递给顾一野。
“一共2元钱。”一个2毛,不要票,良心价。
林姗姗付了钱,急忙从顾一野手里拿了一个开吃。
热气腾腾的海棠糕,“嗷呜”一口咬下去,满嘴的豆沙馅,甜甜的,是儿时的味道。
林姗姗吃了一个就不吃了,太甜,得留着肚子回家吃饭。
顾一野把其他九个包好,让林姗姗拿着,开车回家。
林姗姗捧着九个海棠糕,说道:“买多了。”
顾一野笑:“不会,还怕不够呢?”
林姗姗不解,顾一野没卖关子,说道:“昨天爷爷让三叔联系四叔,估计今天四叔那边就有回信了,三叔今天肯定得来,他来了,山河无恙也会来。”
顾一野料事如神,车刚开进院子,就看见任山河和任无恙在那里比划功夫。
林姗姗下车,问道:“老弄堂,新鲜出炉的海棠糕,有人要吗?”
本来打得难舍难分的俩人,立马跑过来,气喘呼呼,异口同声:“大嫂,我,我要,给我两个。”
顾一野朝林姗姗挤眉弄眼:看吧,十个还买少了。
林姗姗噗嗤一笑,拿了四个,分给两人。
剩下5个,爷爷,三叔,顾一野,向阿姨,警卫员刚刚好。
海棠糕分了,众人吃完,都道:“老弄堂的味道就是正宗。”
任国昌应该也是刚到,吃完海棠糕,才一脸高兴的样子告诉老爷子:“爸,国盛回话了,说大后天就能到海市,正好赶上您过生日。”
任士佑哼哼两声:“难为他还记得。”
表面皱着眉,心里美滋滋。
提起四叔,林姗姗就想起了苏清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