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让我发家致富[年代文] 第67节
第(2/4)节
杨灿妈走后,他不记得自己有多少日子没在家吃过自家做的早饭了,一时间眼睛酸涩起来。好在这事儿到底已经过去了很久,他恢复的也快,几个呼吸的功夫就又扬起了笑。
“媳妇,怎么这么早。”
“不早了,隔壁上班的都走了快一刻钟了。赶紧起来吧,不然让别人看见了,还不定说什么呢。”
“说什么?说咱们感情好呗,新婚头一天,谁会那么没眼色。”
人家是不至于,可你这也太厚脸皮了。
沈冬笑着翻了个白眼,不想和这个自打确定关系,就立马换了一个人一样的男人废话。
“赶紧的,今儿还要送大哥他们去车站呢。”
哦,对,这倒是个大事儿,因为昨儿来的人多,还陆陆续续的,所以原本准备中午自家人吃一顿就算的事儿,直接换成了晚上五张大圆桌。如此离着远的,特别是沈家那些人,自然不可能立马回去,得做今天上午的车才能返回。
“差点忘了这个,我立马起来,一会儿咱们就去招待所。”
男人起床速度开起来,那就像是龙卷风一样,这里沈冬刚盛好,那边他已经刷完了牙坐过来了。
“也不知道大哥他们早饭怎么解决,一会儿要不我去食堂买点?”
“也行。就是吃了,有你买的路上也能垫吧几口,免得过了午路上没得吃。”
因为要中间转车,什么时候到家还真不能吃准,错过午饭的可能性相当高,要是准备了馒头,那也算是有备无患了。
沈冬对杨灿这样贴心十分满意,新婚第一天两人本就黏糊,加上这一出,杨灿一早上都能瞧见媳妇的笑脸,心情也特别的好,只是这好只维持到两人到招待所。因为接下来他就要面对大舅哥的各种威胁和叮嘱了,沈冬呢,则是要接受婶子们各种调理男人,掌家小窍门的紧急培训。这一路往车站去的时间啊,那真不是一般的难熬。
作者有话说:
第102章猜测、计划
依然是来时的那辆车,依然是满满的一车人,沈冬在杨灿的陪伴下,挥着手向亲人们告别,这一次别离之后等她再回镇上小院,那就不再是回家而是回娘家了,当这车开起来,当她的手挥起来,刹那间感受到了那张结婚证的重量,也突然明白了家这个字的不同。
“杨灿。”
“嗯?”
“过年……我们回,回大哥那儿吗?”
想说回家,却最终成了大哥家,这个转变沈冬感觉颇有些不适应。
她的这种纠结杨灿看在眼里,亲亲的拍了拍她的手臂,柔声低语:
“咱们结了婚,你家就是我家,过年不回你大哥那儿还能去那儿?”
说到这个,杨灿突然乐了起来。
“以往我一个人过年不知道多孤单,如今好了,也有一大家子了。”
说到后来,杨灿语调里的欢喜一个劲的往外溢,听得沈冬也高兴了,回身的时候整个人都恢复了新嫁娘的欢快。
“走,咱们回家。”
虽然家变成了娘家,可她又有了一个家,这感觉其实也挺好的。
不管往哪儿走,时间永远都是朝前的。杨灿和沈冬的婚姻生活也是如此,一个转眼,就又过了三年,时间一下跳到了73年。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轰轰烈烈的各种闹腾也消弭了起来,毕竟人总是要吃饭的,闹腾可换不来粮食,而当人的精力重新放到吃喝拉撒的日常琐事儿上之后,那闹腾劲自然就小了,再加上闹腾的主力军大多都下了乡,插了队,那城市里自然安生了起来。唯有不变的各种绿色和到处都紧张的各种票据,证明着这个年代的不一般。
沈冬今年虚岁24了,在这个18就能合法结婚的年代,至今没有生育的她已经成了附近人嘴里的闲话对象。虽然她平日大多在省队里训练,一周也就回来两天,本身心态也较好,还有自己的规划,可口舌压力依然不轻。所以即使还没到25,却还是忍不住开始考虑生孩子的事儿。
说来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