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 第52节
第(5/5)节
碰撞声,让人心旷神怡。
问明她编修的身份后,小吏引着许清元进入编检厅,这里就是她以后的工作地点。
在此处的修纂、编修以及考进来的庶吉士们主要负责起草诏书及编纂书籍等等,听起来好像不是很忙,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
现在负责起草诏书的部门主要是门下省和翰林院,门下省起草的叫外制,翰林院起草的诏书叫内制。内外有别,一眼便知,门下省起草的诏书重要程度远远比不上翰林院。
但也不是每个翰林都可以起草诏书,一般来说该工作主要由修纂负责,编修辅佐。除了内制诏书外,祝文、册宝文、册诰文、碑文、谕祭文等也由翰林院负责,可想而知是多么庞大的工作量。更何况还要兼顾史书的修编、校勘,一丝儿都不能出错。万一皇帝一时兴起,要编纂一部专业书籍,那也是翰林院的活。
许清元坐下后,安郸交给她一本前朝史书:“现如今我们同一批进来的翰林都在忙着勘校《魏书》,这是第三十九册,许大人可暂行校对,学士大人到来后应当会对您进行安排。参考用书在过去后堂的书库那边,大人可自行取用。”
“我明白了,多谢。”许清元感激道,“晌午我请你吃饭。”
安郸笑:“那我就却之不恭了。”
话毕,安郸归坐,许清元摊开《魏书》,准备开始工作。
所谓勘校,大抵就是对史书的字词进行考订,如果有流传下来的有不同版本,还要对两者进行比较考据,证其正误真伪。
像史书这样的书籍,一般不存在两种版本,所以她的主要工作是校异和订讹。
虽然是第一次做这样的事情,但她大概听说过勘校方法,因此上手还算快,忙起来也就忘了时间,直到五脏庙开始抗议,许清元才看到外面已经日上三竿。
她跟着安郸到达翰林院中的饭堂时,此处已经人满为患,便略有些惊讶的问:“翰林院竟然有这么多人?”
安郸笑道:“翰林院除学士一人、侍讲学士二人、侍读学士二人、博士九人、别见及典籍二人外还有六名侍诏,这算是院中固定的人数,此外,就是咱们这些第一甲出身的修纂、编修,进士中选馆留下来的庶吉士,都是没有定额的,这么多年下来,也有五六十人。”
怪不得呢,看来翰林院的竞争也很激烈,这么多人里不知道最后能进入内阁的有几个。
翰林院在宫中的好处之一就是伙食非常好,而且不用花银子买,许清元吃的大呼过瘾,但这顿饭应该算是没请,安郸不在意,说以后有空再请也一样。
学士董大人上午在伴驾,直到申时初才回来。花白的头发使得他看起来年纪比实际大上许多,应当有四十六七的模样,他的个子十分矮小,眼睛却炯炯有神,看着许清元的时候,她本能地觉得那目光并不算友善。
“你就是去岁殿试第一名许清元?”董大人的声音低沉浑厚,听不出喜怒。
在众人的注视之下,许清元上前一步,不卑不亢地行礼:“下官见过学士大人。”
“很好,听说你十分擅长律法,”董大人没等她回复,便道,“正好澧朝的律法典籍还未处理。就由你来负责吧。”
许清元只知道澧朝是距今非常久远的朝代,并未有其他防备,干脆应是。而听到安排的其他翰林心里却明白,这是学士在难为人。
第(5/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