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女的科举拜官路 第42节
第(2/4)节
,而方歌经营报社这么久,政治敏感性也与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一收集到这个消息,立刻着急忙慌地就要去向许清元汇报。
公主怎么会出此下策?许清元也是满心愁绪和不解,她追问:“还有别的相关消息吗?”
“对了,还有一件事奴婢不确定有没有关系,”方歌犹豫着道,“今日御史台新来的御史中丞邓大人参奏大理寺逾期扣押嫌犯,不知怎么说的那么严重,似乎涉及到镇压河夷的事,邓大人还要求皇上将黄大人贬官呢。”
“邓大人是谁?”许清元在脑中搜索一番,似乎并没有如此人物。
“好像是几年前的一位宫中女官,后来科举出仕,在京为官,不过……”方歌也不太确定道,“听说她开罪了什么大人物,被安排到边境苦寒之地当知府,因为政绩出色,才被调回京中。”
许清元若有所思:“这样的人,一定不会是籍籍无名之辈。”
“姑娘是想打听此人?”方歌问道,“这跟公主和亲一事有什么关系?”
“千丝万缕的关系,”许清元低声嘟囔了一句,“这一群人精……”
不管事情怎么发展,她总算明白皇帝想干什么了。
皇帝抓住大理寺的逾期关押礼亲王亲信多年的把柄大作文章,再添一笔公主和亲的筹码,让大理寺陷入不忠不义的境地,再借御史之口道明,借机打压黄尚书一派的权势。
大理寺放人,皇帝获得礼亲王亲信,西北军有老人带队,可以暂平河夷事端;大理寺不放人,本身违例不说,还不顾国家和公主安危,大理寺卿必会受人指责。
这算盘打的可真响,既然皇帝还有闲心借河夷来访求亲一事算计黄尚书,可见河夷并不是多么紧迫的危机,也实在无须让皇上唯一的公主远嫁和亲维护西北安定,怪不得江氏说公主不会被送去和亲。
想明白这一层,许清元才算放下心来,既然公主不会被远嫁和亲,那她最好什么都不要做,或者说装出一副深明大义的样子来才最好,可谁想到清珑耐不住性子的行为大大降低了官员和百姓对其的同情心,已经触及皇帝的逆鳞,所以他才一气之下将其幽闭宫中。
当务之急是得把这个消息传到公主耳中,起码让她不要再跟皇帝对着干才行。
说起最好的传递消息的人选,许清元第一个想起的不是别人,就是临安郡主。可她上次已经明确说过不希望自己再去找她,如果贸然上门,会不会被直接撅回去啊……
作者有话说:
第65章
临安郡主的意思许清元心中明白。她目前属于皇帝一派,但种种迹象也表明她并不甘心于做一个拢权的工具,但不知为何却不得不保持现状。所以临安不希望与许清元过从甚密,这是要给予自己一定独立地位的意思。
所以许清元犹豫再三,决定还是不要白费临安郡主的好心,没有再次上门,而是去找了一趟江氏。
听完她的推测,江氏面露意外,似乎没想到她能这么快想清楚其中关节。
“虽然你猜的结果有所偏差,但应对之策还算正确。”两人一起走院门,江氏嘱咐孩子们从里面插上门闩,对许清元道,“没别的事就走吧,我还要去上工。”
许清元对“结果有误”这个反馈十分意外,可当务之急还是得找机会将信息传递进宫中,便问:“只是如今公主不知内情,已惹得陛下不快,如果想个办法把消息告知公主,让其安心更好些。”
江氏略一扯嘴角:“难道你认为一个酒楼洗碗的能认识什么把消息传递到皇宫的大人物?”
许清元没有说话,只是用期待的眼神看着对方。
江氏似乎也对许清元没有办法,只好丢下一句“邓大人是个好官”后,自顾自往前走去。
许清元在原地若有所思,道:“脱雪,去打听打听这位邓大人的住处。”
“是。”
许家跟邓大人没什么交情,冷不丁上门拜访可能有些奇怪,许清元在清霖书会问了一圈,竟真让她找到一点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