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章 鹳雀楼

第(2/4)节
乎就在这三个字中回荡。

    我笑道:“鲁大哥,你说我一看到这鹳雀楼,就想起了王之涣,看到王之涣就想起了鹳雀楼,你说是王之涣成就了鹳雀楼,还是鹳雀楼成就了王之涣?”

    鲁平沉声道:“王之涣出名的诗歌可不止这一首,他那首《凉州词》你记得吗?”

    我有些不好意思:“鲁大哥你是说那首‘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我记得是记得,但是忘了是谁写的,听您一说这才知道,原来这首也是王之涣写的。”

    鲁平点点头:“王之涣何止这两首诗,其实他写了很多,只不过留下来的却不多。但就这两首便气势恢宏,一首成就了鹳雀楼,另外一首让人记住了玉门关,你说他是不是很伟大?”

    我点点头,对王之涣又多了几分敬仰。

    走进鹳雀楼,第一层悬挂着一幅巨大的画卷。画卷上模拟了蒲州全景,整个画卷足足有二三十米宽。画上人物繁多,景致曼妙,一眼望去,几乎和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相仿。

    第二层则介绍了运城的历史文化。三楼则是用大幅的场景塑像,生动再现了运城历史上的四大支柱产业——盐业、冶铁、酿酒、养蚕。

    我们一路向上,来到鹳雀楼第六层。站在楼上,极目远眺,黄河宛如一条长龙一般,向东奔流而去。我突然之间就体会到了王之涣诗中的意境,也明白了什么叫“立晋望秦,独立于中州,前瞻中条山秀,下瞰大河奔流,紫气度关而西入,黄河触华而东汇,龙踞虎视,下临八州”。

    这一刻我真真实实感受到了鹳雀楼的雄伟壮观,怪不得很多诗人在这里留下笔墨。

    我和鲁平伫立良久,这才依依不舍地下楼而去。

    打了一辆车,司机问我们去哪里。

    鲁平告诉司机:“我们去蒲州古城。”

    司机一呆,奇道:“你们去那里?”

    鲁平重复了一句:“蒲州古城。”

    “你们去那里作甚?”

    我笑道:“师傅,你就拉我们去就好了,我们也不作甚,就是想去看一看。”

    司机嘀咕了一句,但还是开车走起。一路上他都在试图说服我们别去,说那个什么蒲州古城都没有人去,你们去了也是白去,不如我带你们去别的地方。

    我笑道:“师傅,我就想去蒲州古城。”

    司机这一次终于不再说话。半小时后,司机带我们来到一个地方,然后指着对面一个长满了荒草的城堡,对我们说:“那个就是蒲州古城。”

    我有点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看到古城前面竖立的指示牌后,我终于相信眼前这个就是我们寻找的蒲州古城。

    指示牌写着:蒲州古城遗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面落款是当地政府,一九八八年建。

    我们下了车,鲁平给司机付了车钱,打发司机回去。直到看不见出租车的影子,鲁平这才告诉我:“应该就是这里——”

    蒲州古城看上去十分破败,低矮的城楼上零星的荒草正在随风摇摆。东面城墙破败不堪,仅存一个完好的城门。城门上有铁门把守,只是铁门上的铁栏杆少了一根。

    我和鲁平侧身挤了进去,来到门洞里面,抬眼望去,只见门洞上镶嵌着一块石匾。石匾上写着一行字:

    砌石为路,以便人行,践斯石者,福寿康宁。

    ——大明万历癸巳秋吉

    我低声道:“看来这古城在万历年间被重新修缮过一次。”

    我们继续向前,走到古城中,只见城门两侧的墙向南北延伸。在城中心的位置,有一座方方正正的鼓楼,鼓楼的西边是一扇保存完好的城门。由于泥沙淤积,原来的城墙大部分被埋没于泥沙之下,只露出约两米的城头,城门下面的拱形通道看起来便像是地下通道。鼓楼背面十几米开外则是一眼水井。

    我们走了过去,俯身望去,只见水井已然干涸。

    我和鲁平走到鼓楼上,四处望去,只见这古城的
第(2/4)节
推荐书籍:和朋友的一次放松体验颜色[综漫] 侦探也会打网球异能精液七零年代大院甜蜜生活被读心后我成了宫斗文团宠被策划的奸杀占有妤(NP)穿成男主白月光后开始NP了不死捍卫No Romantic(AB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