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0536

第(1/2)节
    天子是不能背上不孝之名的。

    在王太后把一切摆上了明面,朝中宗室皆知的情况下,刘彻作为王太后的亲生儿子,根本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唯有妥协。

    此时,无论王太后病了,哪怕是打了一个喷嚏,第二日便能有数不清的上书来给刘彻讲孝道乃是汉室立国之根本,不孝何以为国君。

    而王太后若是此时薨逝了,所有人都会认为,刘彻作为亲子,犯有弑母之罪。

    毕竟在偌大的汉宫之内,能够让王太后一向康健的身子一朝暴毙,只能是作为汉室天子的刘彻了。

    汉室以孝治天下,并不是摆在明面上的说辞。

    前朝曾有人因为不孝,而被废黜官职,流放千里。

    文皇帝时候,缇萦以身相替,请求进宫为奴婢以赦免父亲淳于意,免于肉刑之举,就打动了文皇帝,赦免了淳于意。

    汉惠帝刘盈在吕后威逼其迎娶自己的方十三岁亲外甥女为后,让刘盈亲眼看见戚夫人被做成人彘的惨状,都不能奈何吕后,除了吕后当时权重之外,更是因为吕后乃是刘盈之亲生母亲。

    以子而不敬母,乃是大不孝。

    这已经不是先秦礼崩乐坏,对道德礼仪肆意践踏之时代。任何一个朝代,要想取得天下人的信服,皇室必须作为天下人的榜样,以身而作则。

    今日刘彻敢不敬自己的母亲,让王太后有恙,明日就有人敢杀了自己的父母,进而谋逆。

    天子是君父,是天下人的君王,被天下人视为父亲。

    侍奉君父,既是对于君主的尊崇,也是对于父亲的孝道。

    这就是汉室以孝治天下的根本。

    所以,汉景帝在窦太后想越过自己的儿子,立梁王刘武为皇太子时,根本不敢自己来反驳窦太后,一筹莫展之下,只得让朝臣宗室挨个去规劝窦太后,而不是想着废黜窦太后。

    汉室国祚逾六十载,一个以孝治天下的王朝,竟然废黜了天子的母后,这是何等的笑话?

    即便吕后窦后干政,无论是惠帝也好,景帝也罢,都未曾对她们本人做过不孝之举的。

    朝野,舆论,天下人的眼睛都在看着他们。

    苏碧曦深知,王太后此举看似简单,却把刘彻置于一个绝境。

    身为汉室天子,被自己的母后以性命相逼,本身就是不孝之举。若是王太后有所折损,刘彻留在史上的骂名可谓是注定的。

    须知,除高祖皇帝外,所有汉室帝王的谥号前皆有一个孝字。

    刘彻竟然逼得自己的亲生母亲有恙,哪里配得上一个孝字?

    谥号乃是后人给驾崩后的帝王所敬上的。

    即便是刘彻身为汉室天子,也无法管得了后世给他所上的谥号。

    没有一个皇帝不在乎自己在青史上的功绩,不在乎自己在后世的名望,不在乎天下人对自己的看法。

    若他真得不在乎这一切了,那恐怕离亡国也不远了。

    更何况,刘彻继位之初便在全力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之理念,究其根本,不过仁孝。

    仁者,首先便是对待父母之仁爱。

    孝者,孝悌也,百善孝为先,对待父母之孝,乃是儒家学说立身之根本。

    在刘彻遵循礼法,给太皇太后守孝一年的时候,竟然传出了不孝太后之举,岂非是刘彻在打自己的脸面,把自己的话放在脚底下踩?

    天下人首先绝不是认为是王太后不慈,而是认为错的是作为亲子的刘彻。

    圣人说过,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一个不孝的帝王,何以在天下推行仁孝的儒家?

    而刘彻本人,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绝不是没有感情的。

    王太后此等,可谓诛心。

    所以当刘彻带着魏其侯窦婴,文锦翁主前来太后所居殿阁时,王太后胸有成竹地跪坐在上位,脸上虽然没有一丝笑意,但是眼中却是划过得色。

    她早就知晓刘
第(1/2)节
推荐书籍:末世孤雄(小说版)艳母淫儿病态沉迷我的女神攀缠和大佬联姻后,被抱在怀里亲到哭春丝绕(哑女 高h1v1)女同事是窝边草,相约上床她最好欲梦迷城之飘飘欲仙母爱之殇-亲子的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