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到离婚前一天[天灾] 第74节
第(2/3)节
早早的送出去才好。
其实这也不是愿不愿意为小区出力的事儿,实在是沈淙知道后面还会持续大旱。
她明白,现在大家兴头再足,搞得再热火朝天,其实到最后肯定都还是不了了之。
只要一天不下雨,那水源的问题就没法解决。
等再过段日子,喝的水都不够了,谁还能顾得上浇地?
但这种事也没法提前告知,必须得真遇上了大家才能相信。
不然她要怎么跟大家说现在做得一切都是无用功呢?
好在,小区制定的政策很好,已经说明了让大家摸索着来,同时也没提要上交多少粮食。
这样即便到最后实施不下去了,最多就是浪费个体力,动不了根基。
总比最初那种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去小区外面开荒造田要强太多了。
知道沈家过来是给小区捐电的,在场好些人直接欢呼了起来。
现代生活中的人类,不到万不得已谁能忍受得了没有电的日子?
电能够给人带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往往不亚于粮食!
虽然两千瓦一天的电对于一个小区的人来说,那连杯水车薪都谈不上,差得太远太远了。
可确实能够为大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那种电池充电两用的应急灯,有了电源就能省下来很多的干电池以备不时之需。
更别说这样的话,小区的电脑也可以利用起来了。
这对于人口统计,以及一些事务性工作的处理带来多大的便利可想而知。
曹洪敏接过那移动电源抓在手里就舍不得放了。
摸啊摸,竟像是见到了什么稀奇的宝贝。
对于沈淙提出的用它来充当自家将来要交公粮一事丝毫不带考虑的立即就答应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1300:58:45~2022-07-1323:01:0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青橄榄树5瓶;锦鲤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3章
为了防止有人偷懒,小区将居民按照全劳动力,半劳动力,无劳动能力三个等级做了划分。
年龄十八到五十五周岁之间无残疾的男人全部被划为全劳动力。
这些人无论你出不出去揽活,每天都要给小区交一两粮食。
妇女以及年龄在十到十八岁之间的少年,还有五十五至七十岁之间的中老年人,被划分为半劳动力。
这些人可以选择去捡垃圾,按斤数跟小区分摊收获。
也可以选择按照全劳动力的一半上交干粮,也就是两天交一两粮食。
小区没有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六岁以下的孩子也不多,但是有一些在地震中受伤,还没有恢复的伤员。
这些人自然属于无劳动能力者。
他们不用给小区上交粮食。
相反按照政府要求,小区还会每周一次去将这些人的口粮从镇上领回来,然后不打折扣的全部发放到他们手里。
对于这些人,不光小区,政府也是有优待的,毕竟每个人都应该有活着的机会。
之所以制定这样的规则,是怕有人宁可饿着也不愿意出去揽活儿。非得饿到快要走不动了,然后才出门。
可这时他们往往已经没有能力找到活计了。
地震刚刚结束的时候这种事不是没出过,小区里曾经出过好几例,不参加小队活动,找各种理由死赖着不出门。
然后饿极了,要么偷同住人员的口粮,要么就跑到物业或者同伴那里去求,去闹。
说这个没人情,那个没人性,要活活饿死他。
当初事情没闹大是因为刚刚经历了地震,大家对于饥饿还没有太多的感触,对于同伴还心有同情。
加上不少人家里那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