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二日 第72节
第(4/5)节
里的概念,而这些区域显然都是开放的,地球也是一个开放系统,无时无刻不和外界交换能量。
但显然弱平行宇宙和本宇宙这两个相同的大型封闭系统,会有某种物理机制量化各自内部中的熵,并在叠加转换过程中,因为某些区域的熵值差别较大而产生辐射。
按理说,熵本身不会对人产生直接的影响,哪怕一个人处于极度混乱的系统里,让他感到不便的是没有有效能量可以使用而导致无热能取暖、无能量饱腹、无动能行走,而不是熵这个概念直接对人类发动攻击。
但现实中有些现象能提供借鉴和理解,如电势差,一只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不会触电,是因为小鸟体型很小、两爪距离很短,两爪之间的电压也就是电势差很小,因此流经小鸟身体的电流很小。换只大鸟如老鹰,或者人,碰触高压线就会立即触电。
同理,人类处于充满熵的宇宙中,也因为相对于宇宙而言尺度太小,熵不会对人类产生影响。但弱平行宇宙的存在,就如同多了另外一个导体形成电流回路,让两个宇宙的熵有了“势差”,从而对小小的人类产生伤害。
因此李教授将这种因三十二日而起的异常辐射命名为熵差辐射。
目前检测到的熵差辐射的有效剂量还很低,不会伤害到人类的身体。
但问题是,熵无时无刻不在变动。尤其在地球上,因为人类活动时常使得熵低的区域变得熵高,也会通过工业制造使熵高的东西熵值降低。花草树木也在时时刻刻吸收能量、传递能量、消耗能量,这都在改变着熵。
地球上的熵如同一锅沸腾的水,此起彼伏。
而三十二日,因为人口大大减少、时间流速不同、部分人的销毁行为,使得两个宇宙中地球上的熵差越来越大。
李教授通过对过往多次熵差辐射收集的数据建立了一个模型,发现熵差辐射的剂量是呈指数增长的,并且随着时间发展,熵差辐射出现的区域越来越多。现在,随便哪条大马路上也能在三十二日出现时检测到低剂量的熵差辐射,部分熵差较大的地方,应该要立即安排人撤离那片区域,否则将会被熵差辐射影响。
按照他的模型估计,大约再过四五次三十二日,熵差辐射就足以对人体产生致命伤害——全地球的人类。
所谓的弱平行宇宙,从来不是予取予求的资源仓库,而是不动声色的死神。
作者有话要说:
熵的定义其实还有点复杂,不像我说的那么简单。我记得有本书用了很形象的房间的例子来解释,但我翻了好几本没找到,只能按照我的记忆和理解举了一个简化的例子,意思就大致是那个意思,小说里需要用到的理也就差不多是这个理,有序无序的差别,大家理解就好。
第101章4月(2)
罗彩云一页一页地翻看着报告,神情渐渐凝重,合上文件时,沉默了许久。
半晌,她才说道:“虽然报告里将各种证据罗列得很清楚,但我还是要问一句,没有误判的可能性吗?”
李教授摇摇头:“实际上,上个月我们就已经弄出了熵差辐射的增长模型,并预估了这次三十二日的辐射剂量。检测结果和我们预估的数据在正常误差值内。我们还和国外的一些同仁交换过意见,他们也基本上意识到了熵差辐射的存在。”
“有挽救的办法吗?”
李教授苦涩道:“我想不到任何办法,或许有吧,比如让三十二日彻底消失,没有两个不对等的熵,自然也就没有熵差辐射,但这显然不是我们能做到的事情。更重要的是,留给我们的时间并不多了,就算有办法,我们也很难在四五个月内找到,即使这个危机能让全人类联合起来求生。”
罗彩云有些出神地点点头:“这就意味着,人类即将灭绝,无一幸存?”
说出这句话,她自己都觉得有点荒谬。她想过很多危机会沉重地打击人类,气候变暖、臭氧空洞、天外陨石,以及可能到来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会削减大量人口,核辐射会让地球如同炼狱,但无论如何,
第(4/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