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养夫郎 第45节
第(2/3)节
裴星可不知道陆一鸣在想什么,他将晾干的福字红纸一点点收起来,放进箱笼里叠放整齐。
见天色暗堂,默默走到油灯边上,像往常一样替他轻挑灯芯,让光线更亮一些。
陆父陆母只买了两副对联纸,打算贴在大堂门和院外的大门口。
陆一鸣没写多复杂的对联,村里识字的没几个,通俗易懂些的,反倒能引人驻足和一声道贺。
一年到头,既然是春联那必定有一副得是“喜迎新春”,另一副陆一鸣在“吉星高照”和“万事如意”之间思量一会儿,最终决定还是写“万事如意”的对联。
既是图一个心里安慰,陆一鸣希望一家人能够平平安安。
将风干的春联收整在箱笼里,两人起身下楼,未到灶房,已经能闻到从中飘散出来的淡淡的佛香味。
灶上的灶神爷像已经换新,原本陈旧褪色的纸正被陆母拿在手里准备烧掉。
灶神像前摆放着蜡烛和烛香,上头还有切段的甘蔗、糕糖和酒肉,皆是祭祀灶神的贡品。
“你们来得巧,我正打算去叫你们呢。”
陆母见两人下来,让人在灶神像前站着礼拜三下,心中默念祝福词,她则在一旁烧之前裴星折给灶神的灶锭。
末了还在一旁添上一句:“灶神爷保佑,心想事成。”
作者有话要说:过小年、扫尘、祭灶神的日子不同地区有些出入,可能会有一两天的差别~
第46章(捉虫)
年前的陆一鸣抽不出一点儿空余时间,姜先生像是打算压榨他所有的精力,把时间完全投入到骑射练习之中。
陆一鸣现在九发六中没问题,七中也不在少数,但百发百中的次数鲜少见到。
要想在解试中脱颖而出,按照对方现在的水平轻而易举,但一旦上了考场,心里总会有所波澜,大多数考生都发挥不出正常水平,大约有一两箭的容差。
与陆一鸣接触不久,就这段时间的相处来看,他并非是那种遇事容易慌张的武生,但也不得不加强训练,以防万一。
毕竟科考可不止心理这一变化,也得考虑当时的天气、马的状态等其他不定的因素。
跑完这一圈,姜润山递给他一个水袋,看了一眼刚才的成绩问道:“感觉如何?”
陆一鸣接过手袋,在马背上润嘴后,搓了搓脸上的寒冰,哈出一口热气:“手感还行。”
除夕,也是今年最后一天在马场训练,姜先生是真的信任他的体力,一个上午他就没从马背上下来过。
陆一鸣翻身下马,取下背上的箭袋,活动一番手臂。
小说中描绘的“箭穿星河,持弓纵百里无敌,红衣怒马,骁腾观山海之姿”到底不是人干的事。
一个上午他浑身都颠得疼,万幸有小苗给他物理加持,否则这得酸一两天。
马被牵走带去休息,剩下的两人边走边聊:“近几日你都稳定在九发七中,虽有进步,但万不可松懈。”
陆一鸣从学骑射至今恰好满双月,从初学到有今日的命中率,绝对称得上天才,他有时看着对方在马场上奔跑的英姿也不得不佩服。
如若再给这人一段时间,他甚至都可以期待今年的三甲人选,结合对方的步射、技勇和策论,或占一席。
欣赏归欣赏,如今他是对方的老师,自然不能将之表露在外,习武之人切记过于自满。
陆一鸣不知正常学习两个月能达到何种水平,但平日里见其他在马场练习骑射的武生,发现他们平均水平为九发三四中,那应该还算可以的。
他能感受到姜润山对他隐隐的期待,面上却不动声色道:“学生谨记。”
马场广阔,不似房屋用墙体阻隔,这会儿视野开阔,放眼望去一览无余。
“让开!快让开!”
背后传来慌张的人声,马蹄声伴随着这道声音朝他们逼近,陆一鸣转过头看去。
那马看着有些癫狂,眼睛瞪得老大
第(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