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我在古代开书铺(穿书) 第32节

第(2/3)节
极看重这位傅先生,恐怕这头名,不会是阿言的了。”

    谢琅本身更喜欢阿言的文章,且存了几分与苏遥告状的心思,但他一席话说罢,苏遥却只愣住。

    尚云朝?

    作为读过原书的人,这名字可太耳熟了。

    小皇孙登基后最倚重的左膀右臂之一,登阁拜相,日后位列宣华阁十六名臣之一的尚丞相。

    名垂青史的大大大大大功臣。

    原来是我们阿言的同窗吗!

    苏遥只有满心荣幸了:这还争啥头名,让这种幼年期的大人物压一头不是很正常吗?

    又感叹几分:原来阿言如此出挑,竟然有能和这种大人物有一争高下的时候。

    谢琅瞧着苏遥毫不在意,甚至微微有些惊喜的模样,心下不由不自在了几分。

    苏遥自然不能与他讲这些事,便只温和笑笑:“自古便是文无第一,阅卷官喜好不一致是常有之事。夫子们与傅先生判了谁头名,皆是有道理的。”

    谢琅自觉这等暗戳戳的告状已非磊落之举,见苏遥如此不以为意,愈发不舒服起来。

    他顿了顿,只得敷衍笑笑:“徐夫子扯上古往今来的大家文章,已理论判断多日,直听得我头疼。今儿要定了,且看谁赢吧。”

    苏遥闻言,倒思量一会儿:“书院的学子们,平日想必也有许多好文章吧。”

    “诗赋乃当今取士必考之项。”谢琅道,“如今甲班的学生尚年少,颇有指点江山的傲气,常常作文章评述时事。徐夫子正喜欢这些经时济世的文……”

    他说了一会子,却顿住:“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苏遥只想出一个出新书的好主意。

    他悄声与谢琅说罢,谢琅却笑了笑:“主意是个好主意,只怕徐夫子不同意。他为人古板,定会批评你这是沽名钓誉之举。”

    “沽名钓誉之心实在没有。”

    苏遥笑笑,“想赚钱的心是真的。书院的小试年年考写诗作赋,可外头之人,连书院学生的笔墨都没见过。这可让旁人怎么考呢?”

    苏遥想的,正是将青石书院学子们的好文章编纂成一本文集,刻印成书。

    这年头,《中学生满分作文》这种辅导书,怎么能没有?

    谢琅瞧他认真,只笑了笑:“按理说,这是件好事。青石书院声望在外,但学生出名,早晚要靠自己的文章。如今科考愈发难,若是早有名声在外,即便落第,也能被贵人所知,做个幕僚,再寻机入仕。”

    “只是……”

    谢琅似乎在措辞,“如今,朝局不明。山长素来不喜学生招摇,徐夫子更是务实。只怕什么文章该出、什么不该出,要好好把握。”

    苏遥只托他:“这些我并不甚懂,这关乎青石书院名声,成书内容必得书院中人过目才是。”

    “我也不麻烦谢兄,只请谢兄帮忙约能说话之人出来,我来谈便是。”

    “你我之间,谈什么麻烦?”

    谢琅应下,却又挑眉一笑,“你若觉得麻烦了我,那改日,陪我去做衣裳吧。”

    苏遥一怔,又听得他提起旧事:“上回你的人毁我一身衣裳,苏老板陪我去再做一身吧。”

    这倒是应该的。

    谢琅的衣裳一看就贵,上次泼脏一件,苏遥还挂在心头许久,正愁没法子补偿一二。

    苏遥正好应下,谢琅四下又一打量:“今儿不见成安?”

    “成安去给傅先生送饺子了。”苏遥笑道,“我中午包了素三鲜的饺子,还有一些,谢兄尝尝吗?”

    谢琅只顿一下:“一畦春韭绿,春日是该吃韭菜的。”

    他似乎微微瞧了苏遥一眼,眉心轻蹙:“苏兄和傅先生当真挺熟的?”

    好像谢琅与傅鸽子初次见面,也这样问过。

    苏遥当时的回答是“生意往来,难免接触多些。”

    如今……

    苏遥顿了顿。

    如今,似乎是比当时熟
第(2/3)节
推荐书籍:娇妻宁儿的呻吟孤怎么又绿了这年头老婆都是自己找上门的名妓黄蓉与刘正重生新婚夜,首长小媳妇带崽跑了炽阳之痕转生异世界当文官校霸的专宠小奶猫黑色交换生我的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