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5)
第(2/4)节
遗音雅社的乐器,永永远远的活在乐曲里。
那是音乐家真正的永生,更是一段中华文化的传承。
比起在陌生的美国享受生活,他们绝对更愿意在自己成长的祖国大地,成为照亮更多人的光芒。
钟应懂得这样的期望。
他正是在这样的期望视线里,成长起来的稚子。
他说:我不知道为什么您希望他们留在美国,可我认识的柏老师、听说的冯先生,一直为自己身为中国人,生活在中国感到骄傲和自豪。
他们毕生愿望就是寻回遗音雅社的乐器,让它们重新奏响汉乐府曲谱。
一番慷慨陈词,来自于年轻稚嫩的、柏辉声的学生。
贺缘声直愣愣的看他,就像看到了年轻的柏辉声。
一样的热爱那片遥远的土地,一样的心怀赤诚义无反顾。
你多大?贺缘声上下打量钟应。
钟应如实回答:十八。
贺缘声苦笑一声,语气竟是讽刺。
你还小,根本没见过我师父,也根本不懂我在说什么。
老人长叹一声,杵着手杖就要离开。
我守不住他们,也会为他们守住希声。
这话几乎等于他不会改变捐赠的决定,不会让希声回国。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那一年没有拦住师父,让他回到了中国。
钟应没见过如此固执的老人,他声音认真的说道:我不懂您的话,但我懂冯先生。
冯先生来过美国,依然选择回到中国,一定是希望能够亲眼看见东方初升的太阳!
小应!樊成云闻言大声喝止。
然而,晚了!
刚才还一脸平静,看待无知小孩儿般宽容看待钟应的老人,顿时白了一张脸。
他瞪大眼睛,几乎站立不稳的抬手扶住椅背,又愤怒的抬起手杖,泄愤一般砸倒了旁边的小桌。
茶杯落地,四分五裂。
可玻璃碎裂巨响,掩盖不住老人撕心裂肺的怒吼
他看不见了!
钟应惊慌失措的站在原地,他充满美好愿景的形容,似乎触动了贺缘声最糟糕的记忆开关。
面前的老人眼眶闪着泪水,浑身气得颤抖,双手抓住椅背,指节发白,恨得痛彻心扉。
他再也看不见了!
第40章
老人的怒斥,令钟应感到恐惧。
那是深及灵魂的悲伤、痛苦,随着他的每一个字、每一个音,掀起陈年旧恨,喷涌而来。
就连他的眉、他的唇、他的眼睛都在剧烈发颤,似乎心底迸发了海啸山洪,再怎么也克制不住躯体的痉挛,灵魂痛到了极致。
钟应对情绪十分敏感,面对这样的怒火,他几乎无法动弹,更没法辩驳。
樊成云见状,立刻低声道:贺先生,小应不是故意的。他没有见过冯先生,他不是故意的
师父一解释,钟应就知道自己的说错了话。
但他脑海反反复复回忆,依然不知道一句太阳东升、朝气蓬勃的期望,为什么会引得老人震怒。
你没见过,那我让你见见。
贺缘声重重的将手杖砸出刺耳的声响,像是狠狠砸在自己的心上。
你跟我走!
刚才气得快要无法站稳的老人,转身杵着手杖,大步向前。
所有人都不敢多说,紧紧跟在他身边。
钟应一脸错愕,步伐比任何时候都要忐忑。
师父
他没有出声,只不过微微张开唇喊了喊。
樊成云立刻心领神会的摇了摇头。
没事、没事。
师父小声说道,还抬手轻轻拍着钟应后背,宽慰着可怜的无辜孩子。
这不是解释的时候。
他们多说一句话、多发一点声,都可能惹得那位可怜的老人满眼含泪的发火。
贺缘声八十了,他背脊
第(2/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