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分卷(41)

第(3/4)节

    钟应稍稍想象那个画面,都觉得他们即将面临一场大战。

    他们步履沉重的走入大堂,前台秘书礼貌微笑。

    请问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吗?

    我们约了荣誉会长贺缘声。

    樊成云来这里许多次,自然清楚他们的流程,请你告诉贺先生,我们是樊成云和方兰。

    秘书专业又迅速,拨通了办公室电话。

    樊成云看了看心神不宁的方兰,转身叮嘱钟应。

    小应,你在这里等我们。不要走太远。

    这场会面如此郑重,钟应乖乖听话。

    他站在大堂,目送师父和方兰走到尽头的那间办公室,

    华人互助会的办公地,悬挂着无数的照片、荣誉证书。

    钟应没法安然坐着等候,他站在大堂,仰望那些中文、英文的表彰,也在仰望一群心系中国文物的美国华人。

    大堂的旁边,有一间宽敞开放的陈列室。

    钟应好奇的走进去,顺着墙上标注时间、年代,找到了民国时候的华人互助会纪事。

    那是黑白照片与彩色照片交错的年代,陈列着那时候华人互助会所做的一切。

    他们原本是帮助美国华人解决生活、工作问题的协会,一直热心奔走在帮助同胞的道路上。

    钟应见到一位孙会长,协助解决华工问题,获得了华工感谢。

    又见到一位许会长,组织爱国华人华侨为抗日战争募捐,慷慨陈词。

    即使身在大洋彼岸,他们依然时刻关注着前线惨烈的战火,仍不希望自己的祖国遭受帝国主义的欺凌。

    钟应心中感慨万千,脚步稍稍挪动,便见到1943年,时任会长的贺诚与遗音雅社音乐家们的亲切合影。

    这是师父讲述过的照片,也是楚书铭、郑婉清、楚芝雅带着乐器,安然离开的证据。

    照片上的贤伉俪,已经寻回了他们珍视的木兰琵琶。

    而他们旁边,站着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男人。

    那是入乡随俗的冯元庆先生。

    他穿着时髦的西装,打着领带,笑容灿烂,意气风发。

    冯元庆改变的是是着装,钟应却觉得他的笑意和遗音雅社的黑白照片,一模一样。

    与生俱来的优雅,充满了寻回编钟的信心。

    时隔多年,钟应的视线仔细端详他,心中唏嘘不已。

    冯先生于2005年去世,享年88岁,是难得的长寿老人,却仍旧没能见到完整的希声。

    如今,希声完整了,他的徒孙也没能继承遗志,亲自接希声回国。

    钟应叹息一声,压下一腔愁绪,强迫自己挪开视线。

    可这视线一挪,他顿时愣在原地,难以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见到了属于希声的记录,一行行一列列,配着照片,占满了华人互助会的墙壁,记录着寻找希声遗失的编钟每一次重聚!

    1942年,希声由詹姆斯维纶带入美国,仅存六件下层甬钟。

    1956年,冯元庆寻回十九件编钟,留下希声,返回中国。

    1965年,贺氏商会出资拍下麦克赛尔拍卖行出售的两件希声钮钟。

    1970年,收藏家理查德威尔,捐赠一件希声甬钟。

    1977年,于纽约下城区11街5号公寓,拆出两件希声甬钟。

    1982年,艺术画廊捐赠一件希声钮钟、三件希声甬钟。

    1999年,于麦卡森农场挖掘出三件希声甬钟,边缘略有破损。

    2005年,贺氏商会出资拍下纽约拍卖行出售的两件希声甬钟。

    从1942年起,意外流入美国的希声,每一次重聚似乎都承载着众人的期望。

    而那些饱含期望的重聚照片,注释里总会出现一个熟悉的名字

    贺缘声。

    他是时任华人互助会会长贺诚的次子,冯元庆的徒弟,柏辉声的师叔。

第(3/4)节
推荐书籍:奇淫合欢表小姐又美又娇,岂有做妾之理凌天战尊自愿被当麻宰杀吃掉的御坂美琴与食蜂操祈犯了粘人病我真不是明君!淫乱留学生(黑人版)被短视频催眠后和儿子乱伦的美艳熟母妈妈破产千金撩太子爷的十八式神奇女侠与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