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0)
第(3/4)节
连和这位作曲家寒暄的心思都没有了。
他长长叹息,久久无法平复心情。
柏辉声去世了。
音乐学院柏辉声,是著名的二胡演奏家,更是遗音雅社二胡大师冯元庆的关门徒孙,深得大师真传。
他深居简出,即使名声斐然,仍是住在音乐学院的教师宿舍,和夫人方兰过着节俭的授课生活。
柏老师教过我二胡。
钟应走进音乐学院,低声给厉劲秋介绍这位刚刚去世的伟大演奏者。
他常年在音乐学院开班授课,只要愿意听、愿意学,无论有没有天赋,他都喜欢教。因为他说
钟应的声音悲痛低沉,音乐能给人带来幸福,每一个人都有获得幸福的权力。
能就读音乐学院的学生,不代表每一个都能成为优秀的演奏家。
他们或许出于爱好,或许出于家族传统,或许出于卓然天赋来到这里,对柏辉声来说,只要上他的课,就算是他的徒弟。
厉劲秋不可能听说一位音乐家去世,就选择告辞。
此时,他走在音乐学院通往教师宿舍的路上,陪钟应和樊成云去道别。
身边还有学生们焦急痛苦的声音,伴随着他们急匆匆的脚步。
不是说柏老师病情好些了吗?
我上学期还听了他的二胡课。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他们刚到教师宿舍区,就见到了无数学生的身影。
音乐学院的院长脸色沉重的走了过来,径直抓住了樊成云的手臂。
你等一等,我有话跟你说。他叹息着拦住了樊成云,视线扫过钟应和旁边的厉劲秋,也没有问候的心情,只剩下沉重。
小应,你和学生先进去吧,先去给辉声道别。
厉劲秋被当成了学生,也不出声。
他和钟应默默的看着樊成云和院长走到一边商谈,继续往学生们涌去的地方走去。
柏辉声的教师宿舍楼下,已经摆放了无数花圈和花束。
急忙赶来的学生们,捂脸痛哭和低声哀悼的不计其数,钟应穿过狭窄的楼道,都能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悲伤。
老旧斑驳的楼道,站满了捧着花束的学生。
他踏进三楼那间两室一厅的狭窄宿舍,就见到了脸色苍白的方兰,安慰着学生。
柏老师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们,拜一拜就去上课吧,不必来守灵,明天他就走了。
方兰的声音一如既往温柔,沧桑的脸颊甚至能挤出笑意,劝着这群迟迟不肯离开的孩子。
钟应远远站在门边,显得手足无措。
他不习惯参加葬礼,可能永远不会习惯。
那些隐藏在年幼记忆里的痛苦、悲伤,在见到柏辉声黑白遗像的瞬间,翻涌上头,震得他不敢靠近。
更不敢作声。
小应。
方兰发现了他,拍了拍学生的肩膀,就走了过来。
方老师。钟应恭敬的招呼。
方兰惨淡的笑了笑,疲惫的眼神焕发出一丝光亮。
她说道:你柏老师去世前还念着你。他听说你带回了木兰琵琶,一直想听你弹弹。可惜、可惜啊
她的话语仿佛闲聊,听不出有多少悲痛。
倏尔长叹一声,她问道:你师父呢?
钟应还没回答,方兰的视线就落在了他身后,樊成云和院长神情凝重的走了进来。
兰姐。
樊成云一声喊,方兰的全部注意力就落在了这位身负重任的师弟身上。
她快步走过去,抓住了樊成云的手臂,语气焦急,成云啊,辉声去世前还在说希声的事情,他说等病好了,立刻就去美国,要去接希声回来
方兰说着说着,眼泪涌了下来,声音哽咽嘶哑,克制不住压抑的悲痛。
就差那么几天,希声都找回来了啊,就差那么几天!
她的哭声,撕碎了刚才的云淡风轻和温
第(3/4)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