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7)
第(3/4)节
能尝真的假的?
自是真的。王青野拉住挂在酒楼外的篮子,取出油纸盒舀了小半勺蟹放进篮子,上头的人一拉篮子就上去了,很是便捷。
刚来时王青野也不知酒楼外头挂的篮子是作何使的,后头碰见有人用过这才知道。酒楼里不让小贩进去卖东西,扰乱了酒楼里的秩序,而楼上的食客又懒得下楼来买,久而久之的就出现了这般挂篮取物。
这料放的真足,尝着和别处的味道都不一样,还真是不错!
竟比那常春楼的还好吃些。
小贩,送两份上来。怎收的钱?
王青野见着生意有的做,道:十五文一份。
楼上吃酒的掏出了三十文钱放篮子里:你这倒是实惠,酒楼里的得二十几文一份。
王青野取出钱,又把装好的蟹送上去:小本生意如何能同酒楼里的比,客官吃好。
顺利卖了两份出去,太阳越发的大了起来,王青野又把担子担回了树荫下,卖豆腐的揭下草帽给自己扇着风,瞅了王青野一眼:大哥你这蟹生倒是好卖。
王青野偏头,小贩揭了草帽竟是个面容清秀的少年郎,干瘦干瘦的,衣服穿的老成,他原还以为是个中年人。
碰巧遇到出手阔绰的食客罢了。
少年郎笑了笑,两人又在树荫下叫卖了一刻钟的时间,却是再不见人来买东西了。
快到午食时间了,街上饭馆子都热闹起来了咯,街上也卖不出多少东西,去民巷里没准儿还能卖出去些。这当儿正是民巷里烧火做饭的时辰,听到叫卖有的会买去烧饭。少年郎带好草帽:大哥要不要一道?
干等着也是干等着,王青野应了声:成啊。
于是两人一前一后去了民巷,霞城的民巷不少,两人去了小南巷,这条巷子里的住户大抵都是些平民老百姓,日子不算紧吧,但也说不上阔绰,不少小贩都喜欢去这条街卖东西。
果不其然,这阵儿炊烟寥寥,民巷里的都在做饭了,两人各自吆喝着,还真有人开门来。
那小贩,一块儿豆腐。
竟还是自己带了碗出来的。
卖蟹生的,这边。
王青野听见有人喊,顺着声音去是个妇人,这时辰在家的也多是妇孺:瞧瞧你的蟹生。
先尝后买,您试试看。
妇人瞧了王青野一眼,顿时笑眯眯的:小郎君倒是实诚。
遂在腰间栓着的深蓝布襜上擦了擦手,捻了一块儿蟹生进嘴里,道:哟,腌的怕是有些时辰了。
从家里出来,是有些时辰了。
妇人闻着浓浓的酱香味儿,咽了咽唾沫,这当儿蟹不贵,家里买点蟹也是能做的,但多是舍不得料钱,眼瞧着这朝有人卖,一问价格也还合适,干脆就买点解解嘴馋,主要还是家里的男人爱吃。
给我来一份儿。诶,再给我添半勺子料汤,还能拍个胡瓜伴着吃。
来,给您添一勺,我这料别处可都是没有的,只管伴胡瓜。
小郎君可真会做生意,改明儿还买你这蟹生。
王青野走了半条巷子,陆续碰到下工回来的男人,一连卖出去了好几份,蟹生似是很受男子喜爱。
若是下午来卖就好了,还能打壶酒吃,午时吃饭赶。
尝了蟹却没买的一个男子惋惜道。
这有什么,下午做了新的再来跑一趟就是了。
当真?那便叫我家里的婆娘寻着出来买。
王青野准备的东西不算多,巷子没走完便卖完了,回家拿碗出来买的还可惜了一句,听下午还来买,顿时又高兴起来。
郎君,下午也给我添一勺料汁!
成,有料汁的都添。
到头来王青野的蟹生是卖完了,小贩的豆腐还没卖完。
王青野见小贩品性也不错,若不是他带着来民巷卖,没准儿还没卖完,他道:小哥,请你吃茶去。
小贩担着担子过来:谢谢哥,我得再卖会儿,这还没卖完呢
第(3/4)节